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八荣八耻”荣辱观,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构建高校和谐馆风奠定了思想道德基础、社会风气基础、读者基础。对高校图书馆的思想政治建设、职业道德建设、馆风馆貌建设等有着重要的引导和启示作用。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高校图书馆;和谐馆风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发表了关于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他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关于社会主义道德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的鲜明指向。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高校图书馆和谐馆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校图书馆是各种思潮、文化、观念、信息交融碰撞的重要场所,深处其中的读者和馆员受到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现阶段.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友爱,是图书馆精神风貌的主流。但也要看到,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还一定程度地存在。因此,能否纠正荣辱观倒错的不良现象,开创健康向上的文明风尚,对于图书馆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和谐馆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为构建和谐馆风打下思想道德基础
构建和谐馆风,需要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基础上培育和谐精神,形成解决馆读矛盾的新认识、处理馆读关系的新方法,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道德习惯。
2、为构建和谐馆风开创文明风尚
文明风尚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文明风尚是广大师生的强烈愿望,也是和谐馆风建设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图书馆的文明风尚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为高校师生的学习和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精神环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加快,一些错误和腐朽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念趁虚而入,出现了不少是非混淆、黑白颠倒、美丑不分、善恶不辨的思想观点和社会现象。对此,高校图书馆必须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分清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知荣明耻,行荣拒辱。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在全馆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氛围和人际关系,促进良好馆风的形成和发展。
3、为构建和谐馆风奠定和谐的读者基础
读者是图书馆的主体,馆员与读者之间融洽相处是和谐馆风的基础。由于社会地位、个体背景的差异,馆员与读者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矛盾和冲突。因此,要建设和谐的馆风,就必须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既需要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也需要思想文化的引导和道德规范的约束。和谐馆风主张馆员与读者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反对相互敌视、相互欺诈、相互对抗。因此,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师生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建设良好和谐的馆读关系,为建设和谐馆风打下坚实的读者基础。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构建高校图书馆和谐馆风的启示
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人们摆正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等关系,坚持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的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了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就是要“以热爱图书馆事业为荣,以危害图书馆事业为耻”,了解国情,关心时事,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单位的兴衰紧密联系起来,树立“馆荣我荣,馆耻我耻”的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2.严格遵守《中国图书馆馆员职业道德准则(试行)》(简称《准则》)。职业道德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和谐馆风建设的重要环节。《准则》全面概括了图书馆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 “一切为了读者”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全体馆员要“以服务读者为荣,以背离读者为耻”,想方设法为读者提供专业、便捷的服务。要保持诚信,对读者倾注人文关怀。馆员与馆员间,读者与馆员间要团结合作。练就一支精诚合作、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队。全体馆员必须严格遵守《准则》,树立“八荣八耻”荣辱观,提高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使高校图书馆精神文明建设之花长开不败。
3.与时俱进,为和谐馆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对荣耻的界定,对是非的判断,对美丑的区分,立足中国的现实国情,着眼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4、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的和谐,在很大程度上是指人际关系的和谐。人的和谐,就是指服务主体与被服务主体之间的渠道通畅,理解和友善。
【参考文献】
[1]邓安露.坚持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贡献[J].图书馆论坛,2OOl,(6).
[2]张金发.以德治馆 履行职能—— 学习《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有感[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2).
[3]戴鹭涛,陈滨.文明服务的新尝试——关于读者服务示范岗的实践与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4).
[4]莫其强.网络环境中图书馆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能[J].图书馆论坛,2005,(4).
作者简介:侯丽娜,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高校图书馆;和谐馆风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发表了关于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他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关于社会主义道德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的鲜明指向。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高校图书馆和谐馆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校图书馆是各种思潮、文化、观念、信息交融碰撞的重要场所,深处其中的读者和馆员受到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现阶段.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友爱,是图书馆精神风貌的主流。但也要看到,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还一定程度地存在。因此,能否纠正荣辱观倒错的不良现象,开创健康向上的文明风尚,对于图书馆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和谐馆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为构建和谐馆风打下思想道德基础
构建和谐馆风,需要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基础上培育和谐精神,形成解决馆读矛盾的新认识、处理馆读关系的新方法,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道德习惯。
2、为构建和谐馆风开创文明风尚
文明风尚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文明风尚是广大师生的强烈愿望,也是和谐馆风建设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图书馆的文明风尚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为高校师生的学习和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精神环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加快,一些错误和腐朽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念趁虚而入,出现了不少是非混淆、黑白颠倒、美丑不分、善恶不辨的思想观点和社会现象。对此,高校图书馆必须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分清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知荣明耻,行荣拒辱。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在全馆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氛围和人际关系,促进良好馆风的形成和发展。
3、为构建和谐馆风奠定和谐的读者基础
读者是图书馆的主体,馆员与读者之间融洽相处是和谐馆风的基础。由于社会地位、个体背景的差异,馆员与读者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矛盾和冲突。因此,要建设和谐的馆风,就必须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既需要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也需要思想文化的引导和道德规范的约束。和谐馆风主张馆员与读者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反对相互敌视、相互欺诈、相互对抗。因此,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师生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建设良好和谐的馆读关系,为建设和谐馆风打下坚实的读者基础。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构建高校图书馆和谐馆风的启示
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人们摆正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等关系,坚持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的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了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就是要“以热爱图书馆事业为荣,以危害图书馆事业为耻”,了解国情,关心时事,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单位的兴衰紧密联系起来,树立“馆荣我荣,馆耻我耻”的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2.严格遵守《中国图书馆馆员职业道德准则(试行)》(简称《准则》)。职业道德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和谐馆风建设的重要环节。《准则》全面概括了图书馆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 “一切为了读者”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全体馆员要“以服务读者为荣,以背离读者为耻”,想方设法为读者提供专业、便捷的服务。要保持诚信,对读者倾注人文关怀。馆员与馆员间,读者与馆员间要团结合作。练就一支精诚合作、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队。全体馆员必须严格遵守《准则》,树立“八荣八耻”荣辱观,提高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使高校图书馆精神文明建设之花长开不败。
3.与时俱进,为和谐馆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对荣耻的界定,对是非的判断,对美丑的区分,立足中国的现实国情,着眼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4、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的和谐,在很大程度上是指人际关系的和谐。人的和谐,就是指服务主体与被服务主体之间的渠道通畅,理解和友善。
【参考文献】
[1]邓安露.坚持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贡献[J].图书馆论坛,2OOl,(6).
[2]张金发.以德治馆 履行职能—— 学习《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有感[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2).
[3]戴鹭涛,陈滨.文明服务的新尝试——关于读者服务示范岗的实践与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4).
[4]莫其强.网络环境中图书馆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能[J].图书馆论坛,2005,(4).
作者简介:侯丽娜,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