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指向与调节机制研究

来源 :新疆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731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国5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随着区域经济政策指向几经巨变,在每次大的变革之后,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改变着既有的区域经济格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同于发达国家,面临着发展、公平和效率三个主题,其中发展是最重要的.对中国改革开放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政策指向与调节机制进行研究,阐述经济发展主题的转换,有助于我们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利用好国家的宏观调控手段,加强对西部的支持政策的力度.
其他文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获得了惊人的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经济舞台上最令人瞩目的现象。据联合国《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目前全球共有6.5万家跨国公司,分支机构约有85万个。跨国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创造了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10和全球出口量的1/3。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系统化的投资,逐步成为主要的对华
"9@11"后,特别是美军打击塔利班的"反恐"战争后,阿富汗的地缘政治位置的问题,为世人所瞩目.本文从亚洲腹地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当代国际政治走向的分析,提出"中南亚"的概念,将之
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中国国际货运代理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根据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附件(摘录),中国政府已作出承诺,货运代理行业(不包括邮政部门专营服务的业务)外资比例可以达到50% (速递业务不超过49%);不迟于2002年12月11日允许外方控股;不迟于2005年12月11日允许外方完全独资。为全面履行上述承诺,自1月10日起,新的肿f、商投资国际货运代理业管理办法》正式实行,外商
首先,作为中国内地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上海拥有自己的强大优势。  1.良好的工业基础给上海对外贸易提供了条件和后劲。上海具有很好的工业基础,上海的工业规模庞大,2001年上海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十四分之一。所确定要给予重点扶植培育的六大支柱产业,虽然目前对出口的贡献不大,但这六大支柱产业中的许多产品,如汽车、电子产品等都是收入弹性很大,具有广阔国际市场的产品。如果上海能充分利用自己的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