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农家书屋”工程推荐书目评审会举行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erfall_hor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26日,第二批“农家书屋”工程推荐书目评审会议在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举行,5919种“初选书”、12188种“备选书”共18107种图书提请相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审定。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物发行管理司司长范卫平,总署信息中心主任艾立民、党委书记郭毅青,总署图书司副司长马国仓等出席会议。
  
  266家出版社积极申报第二批推荐书目
  
   2007年2月15日,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推出《全国新书目·“农家书屋”工程推荐书目专刊》,4400余种图书进入“农家书屋”工程第一批推荐书目。书目公布后,各界反响强烈。尤其是没有参加第一批申报书目数据的出版社和出版集团,纷纷要求将他们的“三农”图书加入到推荐书目之中。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农家书屋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全国新书目》杂志社在第一批推荐书目公布后,立即着手在全国所有出版社征集农家书屋用书的工作。
   第二批推荐书目的征集范围以没有参加申报第一批推荐书目的出版社为主。对于参加了第一批推荐书目的出版社,要求他们申报今年以来出版的新书。征集书目的工作从今年6月中旬开始,到9月下旬结束。共有266家出版社申报了本批推荐书目。这样,加上第一批申报推荐书目而没有申报第二批的出版社(共81家),为农家书屋推荐图书的出版社超过300家。
  
  近3万种书目信息:基本容纳近年优秀“三农”图书
  
   第二批申报的图书总量为18107种。此次征集书目的内容范围做了适当调整,主要是增加了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及知识技能型图书。比如,加大了普及传统文化知识的哲学类、宗教类、国学类、文学类、艺术类、历史类图书在初选书目中占的比例。针对目前农家书屋读者群以中小学生为主的情况,本批推荐书目对青少年读物予以重点关照。
   加上第一批申报的10586种,到目前为止,总署信息中心收集了28693种有现货保证的可供农民阅读的图书信息(由于还有部分出版社希望增加申报的书目,这个数据量可能超过30000种)。据了解,从1999年到2005年全国共出版“三农”图书约2.6万种,平均年出版3700种,如果加上近两年的出版量,这个“三农”图书信息与总体出版情况是基本吻合,换言之,这两批书目基本覆盖了我国近年来出版的“三农”优秀图书,这些图书信息使我们掌握了宝贵的服务“三农”的图书书目数据库。
  
  5919种“初选书”的选择原则
  
   为保证书目数据的质量,总署信息中心在征集阶段就以发文和电话联络的方式,对出版社申报推荐书目数据的工作进行了规范指导。比如书号、定价、作者等,都按照标准统一的方式进行填写。书目数据收齐后,做了大量的规范加工工作,剔除了原始数据中与第一批书目数据重复的数据,部分内容陈旧、涉嫌库存书的数据,还有一号多书的数据,共剔除1100余种。书目加工工作持续了1个多月,并最终确定“初选书”5919种(占总量的32.69%);“备选书”共12188种(占总量的67.31%),提请专家审定。
   这次挑选“初选书”和“备选书”的原则是:1. 优先保证提高农民技能的图书入选;2.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教育、服务、卫生保健类图书要占一定比例;3. 指导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图书,如领袖著作、政策法规、道德修养、文学艺术类、风俗习惯等类图书,也作为进入“初选书”的重点;4. 青少年读物、科学普及读物也是入选的重点;5. 同类书选名著,翻译书选名家译本,优先选择名社和面向农村的传统专业出版社的图书。
   另外,这些书的选择还坚持了四条原则。第一,把握实用适用的原则。第二,注意协调不同门类的分布。第三,注意考虑农民的购买能力。对于价格偏高的图书、一号多用的大套书,坚决排除在推荐之外。第四,注意兼顾出版单位的平衡。
   当然,这5919种“初选书”并不是一定会进入农家书屋第二批推荐书目,还要按上述原则进行再度遴选。
  
  专家视点:设常备书目扩图书来源
  
   此次书目评审会上,与会的专家对推荐书目的总量、品种、结构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并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第一,考虑设立农家书屋常备书目(或必备书目)。常备书目包括基本的工具书、经典著作和国家级图书奖项中适合农村的图书等等,常备书应在农家书屋图书中占据一定的比例。即做到常备书与推荐书、各地自选书的结合。当然,常备书目也要随着国家社会形势的发展和农村的实际情况而作出调整。
   第二,扩展农家书屋推荐书目的渠道来源。目前,农家书屋推荐书目中的信息基本来自各出版社的申报信息。与会专家指出,应采取出版社报书目与相关部门遴选、把关相结合的原则,实现书目来源多渠道。比方说,经有关部门把关,把国家图书奖和“五个一工程奖”中适合农村的图书列入推荐书目。
   第三,立于全国视野,推荐书目受众尽量广泛。对受众广泛性不够、在农村读者群体很少的;对限于局部地域内容的;对过于高深的研究项目以及非常专业的工具书等不列入推荐书目。
   范卫平司长最后强调,要按“科学性、实用性、导向性、权威性、前瞻性”的原则确定书目选择的原则和方针,根据此次会议的专家意见删掉一批、增加一批。艾立民主任表示,信息中心会按照此次会议上专家和领导同志的意见,整理出一份让农村读者满意的推荐书目并向社会公布。
   参加评审的专家来自中国农业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协、中央党校、中央党史研究室等部门。总署“农业书屋”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总署信息中心《全国新书目》杂志社的相关人员也参加了评审会。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