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论据选用失误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三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lovew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议论文的写作,尤其是关乎文化类文章的写作,因为同学们对素材(论据)的把握失误,往往会影响到作文的水平。下面以一次时事材料作文——关于“恶搞花木兰”为例,对论据的选择与运用中的常见失误略作归纳,并做升格范例引导。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高考要求作文。
  2015年6月27日,在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的小品《木兰从军》中,贾玲塑造了一个贪吃、花痴、胆小怕事的花木兰形象。7月7日,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发出公开信,要求节目组道歉。7月18日,节目主角贾玲在微博上发文道歉:“花木兰是受人尊敬的巾帼英雄,显然拿她来演绎成一个喜剧作品是不合时宜的,也是有违公众审美习惯的。感谢对我批评教育的热心观众。”之后,著名演员六小龄童在微博上为贾玲的道歉点赞,称她开了个好头。
  应该说,这道作文题,同学们有较为广阔的“自由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的空间。但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同学在论述时,出现了许多论据使用的典型错误,具体表现如下:
  文段1 事实上,贾玲这样的事件并不是第一次发生。此前,桐华的新剧《大漠谣》,就因将民族英雄霍去病塑造成一个懦弱无能,为了爱情抛弃国家的形象而遭到抵制。可过了几个月,这部剧仅仅是改了一个名字就又悄然上映。为何这样的事情屡屡发生?为何这样不负责任的作品能在公共渠道轻而易举地传播?我想,我们缺失的不仅是一个完整的电视审查播出机制,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一颗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一个是喜剧演员,一个是知名作家,如果连从事文化事业的人都无法尊重文化,又何谈整个国家呢?
  失误1 选例陈年老旧
  由“恶搞花木兰”联想到相似事件“贬损霍去病”,得出民族文化认同感缺失为普遍性的结论,这个思路很好。但如果能引入更为新鲜的事例,区别于与文题同质的论据不更好吗?
  一个阅卷专家说:“每到高考,屈原就要跳江,勾践就要尝胆,韩信就要受辱,苏轼就要被贬,贝多芬要耳聋,陶渊明要辞官。最可怜的是司马迁,无论什么主题什么语境,只要需要论据他就要出现。”这样的论据固然可靠、相关,但被太多数人泛用之后,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了陈词滥调。若在时评文中使用新鲜论据,就更能增加了评论的“附加值”。
  文段2 当今,不仅是木兰形象被歪曲,“杜甫很忙”等类似文化文学形象被恶搞的现象也是层出不穷。我们难道就不该痛心吗?艺术是有底线的,娱乐可以,改编历史文化也可以,但那是在不超越歷史的真实和艺术底线的情况下的。
  失误2 选例角度单一
  文段能展开相似联想,进行反思追问,有一定的说服力,但选例单一。如果能选正反对照的事例,即举出与“恶搞花木兰”相反的正面事例,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增强论证的力度,甚至提升到批判反思的高度。
  示例 为什么沦落到了要通过“恶搞文化”来引人发笑、获得消遣呢?难道艺术已经黔驴技穷了吗?美国画家Rodney通过改动憨豆先生的画像,讽刺了某些社会现状,引发了人们的反思。同样是改动,为什么我们就总会出现“杜甫很忙”这样的现象,一代诗圣,却被人这样恶搞,我们难道就不该痛心吗?艺术是有底线的,娱乐可以,改编历史文化也可以,但那是在不超越历史的真实和艺术底线的情况下的。
  文段3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埃及,虽然历史比中国早一些,但先后被波斯、罗马、阿拉伯帝国所征服,其文化也被阿拉伯文化所代替;古代印度,其本民族历史的文字记载早已丧失殆尽;古巴比伦,作为一个国家的名称早已在历史上消失,其文化也被中断。人类文明的四大发源地,有三个都先后衰落了,或者分裂成许多国家,唯独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绵延不断,经久不衰,世代相袭,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延续力。这是什么原因?原因方方面面,但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根由,就是中华民族不仅有着共同祖先遗传下来的血统,而且有着共同的优秀文化和美德的传承。
  失误3 叙例详略不当
  论述文中的事例是作为论据出现的,它的任务是“支撑论点”,而不在于向读者展示事件本身发生的过程,尤其在时评文中,更要凸显个性化的观点和深邃的思考。因此,陈说事实应简括扼要,力避烦冗拖沓,以叙代议。
  示例 中华文化不仅要传承,更要保护。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是唯一文化一脉相传的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被掩埋没在历史的黄沙之中。历史在一点一点地将古老的文化磨损殆尽,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要设法保护这些文化,否则到后人手上的只是被风吹散的黄沙。
  当然,要写好议论文,要运用好论据,仅仅关注以上这些选用论据的失误点,还是远远不够的。要选好、用好事实论据,平时一定要多读书,要积极参与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多方积累写作素材,文章才有血肉。与此同时,还要学会多角度观察生活,丰富自己的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文章才有灵魂。
其他文献
如果要画一只鸟和一个人的话,你会如何构图?   提示:鸟象征着“幸福”,这个人就代表“你”。   A.一个人正看着笼中的鸟   B.一个人正追着飞走的鸟   C.一只鸟停留在一个人的肩上或手上   D.一个人正向飞远的鸟招手   E.一只鸟在上空飞行着,而这个人对这只鸟毫不在意。  答案:   A:你的幸福其实已近在眼前了,却受到了一些阻碍而让你无法如愿以偿,也许是你已有结婚的对象了,但对方家人反
人们常说“音乐无国界,数学亦无国界”.虽然数学研究主要依靠学者个人的思考、钻研与攻关,但是相互间的交流、讨论与启发也起着重要作用.数学内部知识体系不更应该如此,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