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在管口校正方面的成就

来源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666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的音乐家和数学家对律管的管口校正问题作了长时期的不断的探索,他们或者以缩短管长或者以缩小管径的方法取得了诸多成就。晋代荀勖(?—289)发现的十二支笛的校正公式是众所周知的。本文首先讨论律管的起源,然后论述明代以前的管口校正方法,最后着重分析朱载堉和徐寿的校正公式。明代朱载堉(1536—1610)实验性地解决了校正律管的问题,他得到了两种数学公式:1、两支八度音程的同径管,其管长之比为0.4719;2、遵循十二平均律的八度音程内的十三支管中,相邻两支管的内径之比为21/24。清代徐寿(1818—1884)又一次实验地确定。两支成八度音程的同径管的长度之比为4/9。徐寿的研究成果在英国《自然》(Nature,1881年3月10日出版,第448页)杂志发表后,引起了英国音乐家和声学家的惊讶和赞叹。
其他文献
<正> 8岁那年,妈妈为了奖励我期中考试成绩优异,带我去生存岛玩。早就听说那里最刺激的活动是攀岩,我们一踏进景区就直奔攀岩地点。岩壁那里有二十几个大学生正在进行比赛,只
期刊
针对电力变压器漏磁场和杂散损耗计算以及局部过热的问题,笔者采用三维非线性涡流场有限元方法对一台电力变压器进行了漏磁场及杂散损耗的计算与分析。应用MagNet有限元分析
地理信息可视化是GIS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DLG数据的可视化方式主要是图示表达,由于其固有的特点,造成DLG可视化投入大,效果不理想。探讨按照地图表达的可视化机制实现水系要
<正> 明朱载堉在《律学新说》或《律吕精义》中谈到律的问题时,有“新法”、“旧法”、“别法”,以及“新律”、“旧律”之说,这些用词,在文章里一般没有较明确的定义。然而,
面对复杂的外在法治环境和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科学发展的新任务和新要求,电网企业依法治企面临诸多新困难和新挑战,迫切需要探索依法治企的新思路、新方法,创新依法治企
金川矿山经过几十年开采,开采深度已达1 000 m,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高地应力以及高渗透压导致深部开采工程的稳定性问题愈加突出。对金川二矿区深部850~1 000 m水平进行大量
<正>古代医者非常重视运气学,如《素问·六节藏象论》说"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可见在春秋时期已经要求必须了解运气学才能成为一个中医师,一个普
会议
利用统计资料,从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污染治理水平与实际能力、企业竞争力与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研究了中国西部(狭义)河谷型城市环境污染的内在矛盾与机制。污染较为严重的
流民问题是古今中国的一大社会问题.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大动荡、大分裂时期,农民流亡甚众,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自唐末以来独霸一方的节度使,相互混战,许多农户被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