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的流浪狗

来源 :班主任之友·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haneralp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里来了一只流浪狗,随后又来了两只。一只黑狗,一只白狗,一只黄狗。
  这三只狗各有特点,黑狗最凶,白狗最萌,黄狗最懒。学生们分别戏称它们老黑、白雪、黄豆。
  有了这三只狗,校园里一下热闹起来,所有人都有了事做似的。
  有学生把零食放在楼道里给狗狗吃,于是狗狗就在教室边安家了,狗窝就是一个纸箱子,边上还放着纯净水,就差电视机了。
  黄豆吃饱喝足了就躺在楼道里晒太阳,眯着眼睛。就有学生用脚给它挠痒,很享受的样子。
  不少学生会相约来献爱心,女生拿着牛奶,男生拿着火腿肠,亲切地唤着狗狗的名字,给狗狗喂食。女生往往还把白雪搂在怀里,无比温柔的样子。白雪萌态十足,居然伸出舌头舔舔女生的手,有时还亲她们的脸,吓得那些女生,赶紧撒手,花容失色。这就惹得有些男生很不高兴,就追着狗在楼道疯跑。
  而我看见狗就要撵它们走,最主要的是怕它们把细菌带到了班里,带来传染病可不得了。
  有一次我拿着棍子把黄豆往外赶,这家伙恋恋不舍,软磨硬泡地不肯走,赶得急了它就发出凄厉的尖叫。立即就有个女生从教室里跑出来,唤着它的名字,求我别打它。我总不能在一个女学生面前大失风度,对一只狗动手吧。
  连门卫大叔都觉得狗狗可怜,每天亲自调制了精美的狗食,呼唤着狗狗来吃。只是校园里从此狗多成灾,楼道里到处都是狗屎。
  于是学校就干预了。因为流感盛行,疫情压力很大。一天德育处派人专门打狗撵狗。可是这些狗狗对校园轻车熟路,你从这儿撵,它就从那儿溜。再加上学生们暗中掩护,要想把狗狗从校园里撵出去比登天还难。忙得德育处的王大妈气喘吁吁,她本来就胖,这下苦不堪言。最后撵狗的事不了了之。
  这下狗狗就在校园里半公开半隐蔽地生存着。早晨它们趴在校门口迎接全校老师同学到校,放学时它们又站在校园里摇着尾巴欢送大家离校,也算是校园一景。
  领导召开会议,要大家商量个办法来解决。有人主张找来打狗队,有人动员全校师生撵狗,有人甚至想到了给狗投毒。这时一位老师平静地说,既然学生们喜欢狗,那么何不在校园给狗留一个小角落呢,要知道在帕夫雷什中学有很多这样的小角落。
  听他这么一讲,大家都很好奇,领导鼓励他继续讲下去。他说:帕夫雷什中学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创办的一所学校,校长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精心设计了很多小角落,比如“图书角”“安静角”“女生角”“家务角”等等,这些都是校长精心设计的“教育角”,它们看似无意的设置,恰恰体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创意。这些“小角落”有的是一片草地,有的是废弃的屋舍,有的在走廊的某一个角落里。这些一般不被人注意的地方,全都被巧妙地利用起来,成为绝妙的教育基地,保护着孩子们的童心、好奇心、神秘感和私人空间,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间被熏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大家都静静地听着,最后领导讲话了:“我们总是埋怨学生没有爱心,不懂得珍惜生命。现在如果我们的校园容不下几条流浪狗,那我们怎么去培养学生善待生命的意识?所以我提议在校园操场的角落里也建一个小角落,专门给流浪狗住,学生们可以在那里给狗喂食,但是不允许在教学楼里给狗喂食。”老师们一致同意。
  关于流浪狗,我也在班上和学生们约法三章:一是允许大家给流浪狗喂食;二是最好在操场的角落里给狗喂食;三是不要去抚摸流浪狗。
  慢慢楼道里的流浪狗少了,德育处的王大妈再也不用追着流浪狗气喘吁吁了。出操时有学生顺便给狗喂点食物,楼道里也很少看见便便了。
  (作者单位:新疆哈密石油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大中华区信息通信技术服务提供商第一线宣布推出响应式网站,强化广大用户使用不同终端的浏览体验。随着越来越多用户通过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不同终端访问网站,
<正>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适当地引导学生"说题"无疑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和学习效率的可行方法。学生经过分析,说出题目的题意、解法及拓展延伸等方面内容,在课堂上与老师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