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代中叶以后至明末清初,戏曲批评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出现了本色论、情趣论、折中论的相互论争,将中国的曲学理论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其中,本色论前赴后继,声势浩大,形成了由李开先、何良俊、徐渭、沈景、徐复祚、冯梦龙、凌漾初等众多名家构成的巨大阵容。“本色”,涵义主要有二。一指曲词“明白而不难知”,二指按合律、入乐的要求从事曲词创作。明代曲学的本色论,是在历时中相继丰富、逐步积累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