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装饰绘画作为一种艺术形态,承载着美术艺术的发展价值。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装饰绘画在我国取得了蓬勃的发展,特别是在西方现代绘画与艺术设计理念的影响下逐渐呈现出新的发展形态。现代装饰绘画正在逐步尝试突破,一大批艺术大家也推动装饰绘画走向新的发展高度。如中央工艺美院的张仃、祝大年;云南画派代表丁绍光、蒋铁峰等等。正是客观条件的推动与这些艺术大家的弘扬,主题装饰绘画呈现出新的发展形态,独具魅力。
1主题装饰绘画构图布局上的层次性
主题装饰绘画构图实质上是以平面化艺术为核心,虽然根据装饰差异的不同会分为不同类型,但立体化的装饰绘画并不常见,本次研究的重点也是以平面的表現内容为核心的布局层次性,运用平面思维完成布局上的层次性分析。
1.1主题绘画中的核心观念
主题绘画中的核心因素,顾名思义则是作者在完成绘画阶段所想要表达出的内涵与主旨,是一种中心思想的具体呈现。主题绘画当中的核心部分,位于整个主题装饰绘画构图布局的核心位置,具有直观表现的特点,能够协调整体与局部之间的相互关系,强化整个画面的具体控制,需要把握画面整合的命脉。主题装饰绘画构图中的核心,之所以将其称之为核心因为其是整个绘画布局的中心,衔接分中心与局部,最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作为主题装饰绘画构图的核心,属于布局层次上的主体,在画面中的比重较大,色彩也更加鲜明。
1.2基层分中心的画面核心观念
基层分中心的画面是位于核心左右的,所能够起到的作用则是配合核心发挥出整个布局的合理性。基层分中心本就是一种从属地位,也可以将其称之为次中心。同样,在主旨表达上基层分中心同样承载着核心布局的内涵,以渲染、衬托的方式表现主题内容。从主题装饰绘画构图考量,基层分中心不可或缺。分中心是处于个体布局的形态存在,各个分中心的节奏变化与空间构成,关系到整个主题核心价值的挖掘。正是因为分中心的存在,主体与分中心遥相呼应,形成了整个构图的层次性。主题装饰绘画整幅作品,核心是整个画面的主题与内涵走向,而分中心则内涵丰富、形态多样。核心与基层分中心两者密切相关,在主题装饰绘画构图上成为凸显层次性的关键要素。
1.3局部形的核心观念
局部形的核心观念,具体表现在整个主题装饰绘画构图完成之后的框架填充阶段,让内部缝隙与结构之间形成一定的细节性沟通,增强整个画面的协调性,发挥点缀作用。局部形位于主题绘画三个基本等级的最后一级,因此起到点缀作用。局部形在主题装饰绘画构图当中的具体应用,在核心层次的应用方面位于核心的周围,装点主题装饰绘画所想要表现的核心。又或是存在于基层分中心的主题框架结构中,有秩序、有层次的排列出现,整个画面风格看起来十分完整,内涵丰富。但在对局部形的处理方面应该注意相应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处理过程中要注意整体协调性,保证装饰过程与装饰方法适当,以构图的层次性为核心,突出主次。如果对局部形处理不合理,势必会影响整个装饰绘画的效果,层次性不突出。
综上,从布局上的层次性人手主题装饰绘画构图要协调好核心、分中心、局部形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好优化,注重整个作品诠释时的连贯性要求,保证相得益彰,有机结合。
2主题装饰绘画构图空间节奏变化中的层次性
主题装饰绘画构图空间节奏变化中的层次性,通常是从对比关系中具体呈现。笔者认为,主题装饰绘画构图空间节奏变化中的层次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包括形的大小、疏密聚散、黑白灰的面积与特殊结构层次性来具体表现。
2.1形的大小
空间节奏变化中形的大小对比,在层次表现上十分常见,能够根据主观条件分为不同的层次,这样在视觉表现上给人一种层次感,这种装饰绘画十分常见,也是展现出装饰绘画层次性的最直接的方式。以视觉条件为前提,可以很容易找准层次所在,核心、次中心及局部形。
2.2疏密聚散
疏密聚散作为一种装饰绘画表现层次性的手法,常见的方法有三种,具体包括疏衬密、密衬疏和量相等形不相等。完整的装饰绘画通常在对疏密聚散的应用上采取两种或者三种层次系统,具体需要结合实际需要确定。两个层次,则单单是指疏与密,三个层次表现的则是疏、中间过渡、密三个层次。当然,主题装饰绘画构图当中的疏密关系相对集中,这样则可以在一个小的部分与环境中形成一个空间关系,这样在大效果上来看则展现出疏密对比的节奏感与韵律感十分强烈。
2.3黑白灰的面积
装饰绘画中存在一种特殊的装饰画形式,即黑白装饰画。这种装饰绘画的具有强烈的对比效果,表达的思想凝练,要求点、线、面三者之间的合理布局,形成一种独到的艺术之美。黑白装饰绘画在层次性的表现方面主要分为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根据黑白灰色块系统完成层次性的具体处理;第二种则按照线条的疏密程度完成分类处理,包括密集区域、疏密过渡区域、疏空区域等三种。这三部分在创作者的头脑当中,需要依据比例划分并完成具体处理,可具体设置为黑色块、白色块、灰色块以2:3:5的比例划分,整体上的对比,空间结构变化中的层次性也就更加明显。
2.4特殊结构层次性
为更直观的表新出特殊结构层次性的特点,以正负形与榫形结合,展现出特殊结构层次性的具体特点。在黑白装饰画当中,通常存在主题与背景的两种区别,换言之则是图与底的相互关系,将装饰绘画当中的层次性表现的更加全面。图与底的关系,用专业术语描述则主要表现在相互关系、彼此关系的具体确定。例如,著名的《鲁宾之杯》则展现出了视图有底的现象,根据视点的转变图形的结构也发生改变。分析其具体原理,则是特殊结构层次性在发挥作用,如果在装饰绘画具体设计的过程中,则应该注意图与底之间的关系协调,两者层次共同考量。对于与榫形结合,主要表现在装饰绘画的构图过程要紧密联系,共生共存。
结论:主题装饰绘画构图中的层次性研究,笔者从两个方面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布局的层次上展现需要协调处理好核心、分中心及局部形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布局层次性展现提供保障。在空间节奏的变化上,从多个方面完成解读与分析,印证层次性思维所带来的价值,推动装饰绘画的快速发展。
装饰绘画作为一种艺术形态,承载着美术艺术的发展价值。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装饰绘画在我国取得了蓬勃的发展,特别是在西方现代绘画与艺术设计理念的影响下逐渐呈现出新的发展形态。现代装饰绘画正在逐步尝试突破,一大批艺术大家也推动装饰绘画走向新的发展高度。如中央工艺美院的张仃、祝大年;云南画派代表丁绍光、蒋铁峰等等。正是客观条件的推动与这些艺术大家的弘扬,主题装饰绘画呈现出新的发展形态,独具魅力。
1主题装饰绘画构图布局上的层次性
主题装饰绘画构图实质上是以平面化艺术为核心,虽然根据装饰差异的不同会分为不同类型,但立体化的装饰绘画并不常见,本次研究的重点也是以平面的表現内容为核心的布局层次性,运用平面思维完成布局上的层次性分析。
1.1主题绘画中的核心观念
主题绘画中的核心因素,顾名思义则是作者在完成绘画阶段所想要表达出的内涵与主旨,是一种中心思想的具体呈现。主题绘画当中的核心部分,位于整个主题装饰绘画构图布局的核心位置,具有直观表现的特点,能够协调整体与局部之间的相互关系,强化整个画面的具体控制,需要把握画面整合的命脉。主题装饰绘画构图中的核心,之所以将其称之为核心因为其是整个绘画布局的中心,衔接分中心与局部,最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作为主题装饰绘画构图的核心,属于布局层次上的主体,在画面中的比重较大,色彩也更加鲜明。
1.2基层分中心的画面核心观念
基层分中心的画面是位于核心左右的,所能够起到的作用则是配合核心发挥出整个布局的合理性。基层分中心本就是一种从属地位,也可以将其称之为次中心。同样,在主旨表达上基层分中心同样承载着核心布局的内涵,以渲染、衬托的方式表现主题内容。从主题装饰绘画构图考量,基层分中心不可或缺。分中心是处于个体布局的形态存在,各个分中心的节奏变化与空间构成,关系到整个主题核心价值的挖掘。正是因为分中心的存在,主体与分中心遥相呼应,形成了整个构图的层次性。主题装饰绘画整幅作品,核心是整个画面的主题与内涵走向,而分中心则内涵丰富、形态多样。核心与基层分中心两者密切相关,在主题装饰绘画构图上成为凸显层次性的关键要素。
1.3局部形的核心观念
局部形的核心观念,具体表现在整个主题装饰绘画构图完成之后的框架填充阶段,让内部缝隙与结构之间形成一定的细节性沟通,增强整个画面的协调性,发挥点缀作用。局部形位于主题绘画三个基本等级的最后一级,因此起到点缀作用。局部形在主题装饰绘画构图当中的具体应用,在核心层次的应用方面位于核心的周围,装点主题装饰绘画所想要表现的核心。又或是存在于基层分中心的主题框架结构中,有秩序、有层次的排列出现,整个画面风格看起来十分完整,内涵丰富。但在对局部形的处理方面应该注意相应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处理过程中要注意整体协调性,保证装饰过程与装饰方法适当,以构图的层次性为核心,突出主次。如果对局部形处理不合理,势必会影响整个装饰绘画的效果,层次性不突出。
综上,从布局上的层次性人手主题装饰绘画构图要协调好核心、分中心、局部形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好优化,注重整个作品诠释时的连贯性要求,保证相得益彰,有机结合。
2主题装饰绘画构图空间节奏变化中的层次性
主题装饰绘画构图空间节奏变化中的层次性,通常是从对比关系中具体呈现。笔者认为,主题装饰绘画构图空间节奏变化中的层次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包括形的大小、疏密聚散、黑白灰的面积与特殊结构层次性来具体表现。
2.1形的大小
空间节奏变化中形的大小对比,在层次表现上十分常见,能够根据主观条件分为不同的层次,这样在视觉表现上给人一种层次感,这种装饰绘画十分常见,也是展现出装饰绘画层次性的最直接的方式。以视觉条件为前提,可以很容易找准层次所在,核心、次中心及局部形。
2.2疏密聚散
疏密聚散作为一种装饰绘画表现层次性的手法,常见的方法有三种,具体包括疏衬密、密衬疏和量相等形不相等。完整的装饰绘画通常在对疏密聚散的应用上采取两种或者三种层次系统,具体需要结合实际需要确定。两个层次,则单单是指疏与密,三个层次表现的则是疏、中间过渡、密三个层次。当然,主题装饰绘画构图当中的疏密关系相对集中,这样则可以在一个小的部分与环境中形成一个空间关系,这样在大效果上来看则展现出疏密对比的节奏感与韵律感十分强烈。
2.3黑白灰的面积
装饰绘画中存在一种特殊的装饰画形式,即黑白装饰画。这种装饰绘画的具有强烈的对比效果,表达的思想凝练,要求点、线、面三者之间的合理布局,形成一种独到的艺术之美。黑白装饰绘画在层次性的表现方面主要分为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根据黑白灰色块系统完成层次性的具体处理;第二种则按照线条的疏密程度完成分类处理,包括密集区域、疏密过渡区域、疏空区域等三种。这三部分在创作者的头脑当中,需要依据比例划分并完成具体处理,可具体设置为黑色块、白色块、灰色块以2:3:5的比例划分,整体上的对比,空间结构变化中的层次性也就更加明显。
2.4特殊结构层次性
为更直观的表新出特殊结构层次性的特点,以正负形与榫形结合,展现出特殊结构层次性的具体特点。在黑白装饰画当中,通常存在主题与背景的两种区别,换言之则是图与底的相互关系,将装饰绘画当中的层次性表现的更加全面。图与底的关系,用专业术语描述则主要表现在相互关系、彼此关系的具体确定。例如,著名的《鲁宾之杯》则展现出了视图有底的现象,根据视点的转变图形的结构也发生改变。分析其具体原理,则是特殊结构层次性在发挥作用,如果在装饰绘画具体设计的过程中,则应该注意图与底之间的关系协调,两者层次共同考量。对于与榫形结合,主要表现在装饰绘画的构图过程要紧密联系,共生共存。
结论:主题装饰绘画构图中的层次性研究,笔者从两个方面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布局的层次上展现需要协调处理好核心、分中心及局部形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布局层次性展现提供保障。在空间节奏的变化上,从多个方面完成解读与分析,印证层次性思维所带来的价值,推动装饰绘画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