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技职教育初识与启示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hicahg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台湾的技职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立交桥式”的教育体系和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大陆和台湾同宗同族,有着相同的文化渊源和教育传统,因此,分析和借鉴台湾技职教育的经验对促进大陆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台湾 技职教育体系 产学合作 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a)-0188-02
  台湾地处我国东南,山多地少,人口众多。全岛面积为3.62万km2,可耕地面积仅占土地面积的23%,人口达到2 319.36万,人口密度排名全球第二。但是在如此不利的环境下,台湾人均GDP(本地生产总值)达到15 373美元,且在2010年世界经济论坛竞争力评比中获得世界第13名的佳绩。纵观台湾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人才的优质”和“重视技职教育”。台湾技职教育经过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和“东西融合”的独具特色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1 “立交桥式”的技职教育体系
  1.1 台湾技职教育学制
  台湾的技职教育发展经历了初高级职业学校阶段、专科学校阶段、技术学院与科技大学阶段三个阶段[1],并逐步形成了目前五个层次的技职教育学制:(1)国中,国中技艺教育学程;(2)后期中等教育,高职、高中附设职业类科、综合高中(学术学程与专门学程);(3)专科,五专、二专;(4)技术学院,二技、四技、附设专科部、研究所(硕、博士班);(5)科技大学,二技、四技、附设专科部、研究所(硕、博士班)。
  截至2010年底,台湾技职教育体系中,中等高级职业学校共156所,占整体中等教育学校数的32.1%;专科15校、技术学院31校、科技大学46校,共92校,占总体高等教育163校的56.4%。
  1.2 “立交桥式”的教育体系
  台湾的技职教育学制层级,从高级职业学校、专科学校到技术学院、科技大学及普通大学附设的二级技术学院,构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技职教育体系[2]。技职教育学制的不同层次之间呈现的是“立交桥式”的教育体系(见图1)。
  1.3 技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立交桥”式的教育体系,各层次培养目标定位准确(见表1),从而较好地解决了不同层次技职教育有机衔接的问题,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技职人才的需要,更有效地提升了技职教育的社会地位,增强了社会吸引力。(如表1)
  2 产学合作推进技职教育
  台湾在发展技职教育过程中,非常注重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为推进校企产学合作的进程,出台了一系列计划和方案,从政策和资金上提供支持。
  2.1 技职教育再造方案
  2009年,台湾“教育部”技职司提出了“技职教育再造方案”,旨在让学生提早体验职场,建立正确工作态度;增加学校实务教学资源和学生就业机会;减少企业职前训练成本,储值就业人才;2012年技专校院修读校外实习课程学生数达该学年度毕业生人数的55%。主要策略是落实学生校外实习课程,采取的做法是:(1)补助学校,鼓励逐年扩大并落实校外实习课程;(2)利用暑期或学期中一定期限,弹性赴企业实习,并列入毕业学分。
  2.2 台德菁英计划
  为缩短教育与就业市场落差,自2004年起,台湾与德国有关机构合作,制定了“台德菁英计划”。此计划是对训练生采用德国工商总会的课程与训练方法,其中以企业岗位训练为主(占60%),学校教育为辅(占40%)。训练生经二年训练且修业期满,经考核成绩及格,可依法授予学士(副)学位证书。经德国工商总会职业认证期中、期末测验合格者,还可获得其颁发的国际专业认证证书。
  2.3 产学携手合作计划
  2006年,台湾针对职业高中学校、技专院校制定了《技职教育推动产学携手合作实施计划》,将职业训练与企业岗位训练相结合,通过高职及技专院校弹性学制与课程,兼顾学生的升学、就业及考证需要,同时满足缺工产业的人力需求。此计划优先扶助家庭经济弱势的学生,落实特殊类科人才培育。
  产学携手合作主要采取3+2(高职加二专)、3+2+2(高职加二专加二技)或3+4(高职加四技)的合作模式,实行高职与技专院校纵向弹性衔接学制。课程内容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切合产业需求。企业提供学生就学期间工作机会或津贴补助,或设施分享,采取三明治课程设计模式或轮调式建教合作,可在日夜间、假日及寒暑假开课。
  2.4 产业人才扎根计划
  根据第六届台湾工业发展会议“2015 年台湾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与策略”的“形塑优质创新环境”的需要,为建构优质人力资源环境及提高人力素质而创建了产业人才扎根计划。本计划主要通过台湾的“经济部”给予学生奖学金补助,以及学校产学合作资源协助等方式,推动学校结合产业之人才培训模式,促进产学合作。
  2.5 大专毕业生至企业职场实习方案
  此方案主要是为推进毕业生赴企业职场就业实习,同时吸引企业积极接纳新进职场的毕业生所采取的举措。台湾“教育部”通过学校补助实习学生的部分薪资待遇,其中第一阶段补助每位毕业生每月2.2万元(新台币),为期一年,第二阶段补助每位毕业生每月1万元(新台币),为期6个月。希望通过此举充分发挥毕业生的专长及取得业界经验,促进就业。
  3 台湾技职教育对大陆职业教育的启示
  台湾的技职教育已经形成了和高等教育相对独立的体系,教育层次比较齐全,有高职、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五个层次。正是由于完整而独立的技职教育体系,使得台湾的技职教育与高等教育平分秋色。同时,由于体制完整,使得在校学生和社会在职人员在任何阶段均可以找到适合自身需要的求学和进修途径。
  同时,台湾的“校企合作”呈现的是“官、产、学合作”的特点,“官”(“教育部、经济部”等相关行政部门)不再只是指挥,而是作为参与者、领跑者推进校企合作。通过出台政策、法规,发放资金等给予支持,从而保障校企双方的互赢。
  大陆的职业教育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诸多不足。目前,大陆的职业教育体系分为中职(初中)、职业学校(高中)、高职(专科)三个层次。高职毕业生没有更高层次职业教育继续深造的渠道。若想获得更高层次的教育,则必须回归到普通高等教育体系。因此,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小,缺乏可持续性,且满足不了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需要。
  大陆职业教育推行校企合作,并作为职业教育着力发展的目标。然而由于缺乏政府在政策、法规以及资金上的扶植,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一方面,企业由于没有获利,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学校没有政策支持,心有余而力不足,往往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大陆职业教育的发展可谓“任重而道远”。
  在台湾过去不同发展阶段中,技职教育皆扮演了关键角色,培育了不少优秀技术人才,促进了整体经贸发展[2]。台湾和祖国大陆同宗同族,血脉相连,有着相同的文化渊源,相同的教育传统。因此,大陆职业教育应该借鉴台湾技职教育发展的优良经验,不仅要加强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还需要加快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推进大陆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辉.研究与比较: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 张国保,杨淑涵,张馨萍.台湾技职教育再造及其发展愿景[C]//张国保,杨淑涵,张馨萍.学校发展:价值、挑战与对策:2011年首都论坛学校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55-66.
其他文献
1981年吴福元教授在广州心理学会议上首次正式提出“非智力因素”的概念。随后,燕国材等教授纷纷撰写了有关非智力因素的文章,非智力因素逐渐在我国发展起来。有相关研究证明,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的定向和动力,许多阅读好的学生都有着勤学好问、百折不回、善于研读的品质。现行的教育目标是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常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初中生正处于青春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4月2010年4月接受PET/CT检查的乳腺肿块患者42例,其中男性1例,女性41例,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42.6岁,均未接受任何治疗,乳房肿块均为新近发现且直径〉
摘要:在技工学校,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作为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其作用及地位不言而喻,但由于近年大学生的扩招,学校生源质量有明显下降,加上许多学生对本专业兴趣的缺乏,为结合实际情况,本文对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目标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并就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提供良策。  关键词:技工学校;程序设计;教学良策  中图分类号:G642  1背景介绍  首先,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作
摘 要: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师生活动。本文就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涵义、妨碍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的部分因素以及提高有效性的措施等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力图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起到些许参考的作用。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性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c)-0151-01  从新课程实施总体来看,课堂教学改革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在我国文化娱乐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艺术类专业招生量逐年增加。艺术类专业舞蹈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舞蹈理论基础、培养学生舞蹈教学能力及煽辑能力的重要课程。同时,针对舞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