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教育机关网络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571941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推动力.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机关信息系统面临着病毒攻击、个人隐私信息泄露、个人信息被篡改、黑客入侵电脑黑屏等多种网络安全问题.这些安全隐患日益严峻,已成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挑战.文章从教育机关网络安全问题和研究现状切入,分析新形势下影响教育机关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基于关键因素和发展形势需要提出如下建议:以法律意识为引领,树立安全新标杆;以“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国家标准为切入点,落实主动防护;以安全运营为保障,巩固安全发展;以人才供给为重点,推动长效发展;以共建合作为突破,提升对抗能力.
其他文献
为使学生能够成为新时代合格的数字公民,需要对学生进行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教育.其中,信息社会责任是核心素养中一个重要内容.文章以信息社会责任素养为切入点,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实施信息社会责任教育必要性的原因分析以及对信息社会责任相关概念的解读,提出针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开展有效的项目式学习;实施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全面提升自身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等建议,以促进高中生信息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以往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价研究较少考虑组织信息化的问题.文章从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系统组成、高校教学与组织两大系统的耦合关系入手,构建高校教育信息化与组织信息化的融合评价模型.首先,按照系统性、关联性和稳定性原则,分别设计与构建教学系统信息化和组织系统信息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教学信息化评价包括网络基础设施、教学与科研基础设施、教学过程信息化、教学成果信息化四个方面;组织信息化评价包括高校信息化保障体系、政府信息化推动力度、企业信息化水平三个方面.其次,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最后,对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深刻改变着教育的生态格局,各国政府重新审视教育信息化的新战略地位,打造教育数字新平台,制定教育信息化新标准,建立数字教育新规范,致力于填平数字教育鸿沟.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中国进入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新阶段,教育信息化迎来实现跨越发展新机遇.同时,突如其来的疫情也暴露出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短板.在分析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新动向和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新形势的基础上,该文提出推进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六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