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全国规模最大的骨科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第十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国际COA学术大会于2008年11月13至16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根据大会组委会的统计资料,参加本次会议的国内外骨科专家人数超过预期,国内正式注册代表6583人,参会外宾246人,厂商注册代表1200人,总参会代表近8000人,创历年COA学术大会之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规模最大的骨科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第十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国际COA学术大会于2008年11月13至16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根据大会组委会的统计资料,参加本次会议的国内外骨科专家人数超过预期,国内正式注册代表6583人,参会外宾246人,厂商注册代表1200人,总参会代表近8000人,创历年COA学术大会之最。
其他文献
美国天空实验室3号,太空飞行时间59天,航天员3名,跟骨矿盐含量分别减少7.4%、4.5%、7.9%;美国礼炮6号,太空飞行时间75天至184天,航天员8名,跟骨矿盐含量最多一人减少19.8%,最少减少0.9%;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断裂的发生率较高,新鲜的断裂伤可直接缝合修复,而陈旧性断裂因变性萎缩需要手术重建,其中自体髌腱中1/3重建ACL因取材方便、重建韧带强度高、安全可靠,已成为重建的常规手术[1]。
患者 女性,16岁,因外伤致左肘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2 h入院.查体见:左上肢强迫于屈肘位,肘关节轻度肿胀,肘后三角形态正常,鹰嘴压痛明显,骨擦音(-),左上肢纵向叩击痛(+),左肘关节屈伸45°~90°,左桡动脉搏动正常,左前臂及左手皮肤感觉正常。
“对于药品监管,我们要担当起这个责任!”在日前召开的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邵明立的表态和号召掷地有声,“大家要有统一的思想和认识,采取一切措施和手段,为公众的用药安全负责!”
骨折内固定治疗的目的是为骨折提供一个愈合的力学和生物学环境,解决好骨折端的稳定和血运,使骨折尽快愈合.也是内固定技术发展200多年来始终探寻的目标.2003年5月~2005年5月,我们收治各种创伤造成的闭合性胫骨干骨折共23例(合并腓骨骨折5例),采用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目的 探讨应力调控型带锁髓内钉(SCALN)治疗股骨骨折后应力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集12具成人新鲜尸体股骨标本,模拟Panjabi方法制作股骨中段横断骨折模型,将标本分为三组(每组3个标本),分别采用SCALN、第一代自动加压带锁髓内钉(ALN)和普通带锁髓内钉(GK钉)固定,均进行系统生物力学性能测试、应力遮挡分析和应力水平测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ALN、GK钉相比,SCALN应力-应变关系值
患者 男性,39岁,2005年4月20日工作时被钢胚砸伤右肘部,致右肘部流血、剧痛、畸形、活动受限.送当地医院就诊,医生建议截肢,患者拒绝,经简单包扎伤口,6 h后转入我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右肘关节外后侧有一个4 cm×10 cm不规则开放伤口,前侧皮肤尚完整,前臂接近离断,伤口深达骨骼,伤口周围软组织严重捻挫,肱三头肌下1/3段毁损,远侧肢端血液循环及感觉良好.摄X线片示尺桡骨近端及肱骨远端
第一次见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行政副主任林宏生主任医师,这位留德专家那和蔼的笑容一下了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敏锐的目光、矫健的步伐、严谨的谈吐、整齐的装束无不流露出作为一名具有20多年临床经验的骨科医生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小断创新的外科医师形象和孜孜不倦、严谨治学的学者形象。
胫骨开放性骨折手术内固定治疗方法较多,各家观点不一,多数倾向于髓外固定.随着交锁髓内钉技术的发展,通过闭合穿针技术固定骨折端,增加了长骨干骨折内同定的治疗方法.部分学者通过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认为长骨干开放性骨折在充分清创的情况下髓内钉治疗可能是一种安全选择,感染率较低(2.4%~2.6%)[1].2000年4月至2005年7月我科共采用交锁髓内钉Ⅰ期治疗并获得随访的开放性胫骨干骨折78例,报告如
2007年2月10日,中华医学会白书忠副会长、罗玲副秘书长及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游苏宁总编辑、蔡丽枫副社长、石朝云副主任莅临本刊编辑部指导杂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