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ll93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鼓励教师必须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努力激发学生生命持续生长的内在力量,帮助学生开掘幸福之源。语文教学的课堂亦是艺术的殿堂,在行云流水般的教学过程中,融入知识的传授、美的熏陶、精神的提升。摒弃技能化,摒弃功利化,才能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
  赞赏学生,学与教融为一体
  教师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指导者,又是促进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地、适时地鼓励学生和赞赏学生,用鞭策和赏识等策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引导、点拨学生开发语文学习潜能,帮助学生建立自尊与自信,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平等的合格者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语文教学理想境界的基本前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教师要蹲下身来,走近学生,贴近学生,与学生一起交流,一起合作,一起探究。
  谦虚的倾听者 比如,在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活动中,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对演讲主题的构思、设计以及演讲的结构安排等,要尊重学生的创意。但必要时应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如何取舍演讲内容,如何查找资料,演讲时怎样注意感情的交流,演讲过程中出现问题如何加以解决等。
  真诚的赏识者 教师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学习的每一点进步,使得每一个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上,在学习过程和运用方法的良好行为上,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上,都能有积极的表现。
  高效的组织者 教师应与学生融为一体,与学生在一个平台上互动,参与学生讨论探究,有效推动学生生动活泼、快乐自由地进行语文学习。
  充满情感的品读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应该是浸润着情感、充满着诗意的。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精力充沛,情绪激昂,态度详和,而且自始至终要与文本保持相和谐的状态。教师以自己的情感体验,准确地再现文本的情感基调,从而唤起学生的情感,学生受到熏染,会产生愉悦激奋得情绪,会积极思考,乐此不疲地投入到语文教学中。教师充满激情的语言对学生的情感是一种激发、引导,是一种熏陶、感染,能促使学生对文本入情入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去感悟文章的情,用所学的知识体验语言的精妙,读着朗朗上口。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故事性强,文质兼备,富有极大地感染力与情感性,这种情感渗透于课文的语言文字之中。学生情动于衷,才能发于外;满怀激情,才能领会文本包含的情感,进而理解文本内容。
  情境导入,催生情感 “情感教育”创始人李吉林认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有目的地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能为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发展心智,陶冶情操提供帮助。比如,教学《黄果树瀑布》时,教师首先运用电子白板技术在屏幕上显示美观优雅的课文标题,接着播放黄果树瀑布的震撼画面,并且配以由远及近的瀑布流水声,然后伴着优美的民乐,由著名的朗诵家朗读课文。执教老师借助于情境,以精美的画面、柔美的音乐、富于磁性的朗读、巨大的流水声响,让学生陶醉其间,催生学生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情感。
  动情朗读,滋养性情 小学语文课本上有不少文章写得精美,需要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才能有一种令人震撼、令人鼓舞的力量。教师富有激情地朗读,能够有效地再现课文所描写的艺术之美,引导学生们走进作品的意境,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比如,《月光曲》一文中关于月光曲内容的一小节文字,是皮鞋匠凭借贝多芬的乐曲而产生的联想,其旋律是由平静到激昂。教师应指导学生用平静低缓的语调有感情地朗读前半部分,而后半部分则宜用激动、高昂的语气加以感情朗读。教师恰如其分地指导,学生一定会动情地朗读,一定会对盲姑娘产生同情,一定会被兄妹俩对音乐的追求与执著而感动。
  共建和谐,陶冶情操 教师应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和传递给学生,使语文教学充满快乐、和谐的氛围,达到“亲其帅,信其道”的境界。比如,一位教师教学《月光启蒙》时,为了让学生们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首先,将学生带入那月色柔美的境界里,教师先让学生自己读文本第一小节描写夏夜的文字,让学生想象眼前出现的画面。然后,让学生静下心来再读这一段。接下来,让学生用眼睛和心灵去感受,通过看画面、听教师的配乐,感受夏夜月色的柔美,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在教师的“牵引”下,陶醉在夏夜的柔美之中。
  师生之间真情的多元对话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理想的语文教学应是一个真情流淌的、多元对话过程。
  对话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本对话。生本对话旨在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为活跃,更为开阔的展示空间。二是师本对话。教师应对文本有创造性的理解,要对文本进行二度开发。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起地球。”同样,教师也应将文本作为一个支点,由此辐射拓展的课堂天地才能无限扩散。三是师生对话。教师应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与学生一起讨论,一起思考,一起作出价值判断。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去探究适合对话的话题。比如,学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后,不妨以“生命VS尊严”为辩题展开一场师生辩论赛,让师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磨头小学)
其他文献
冯友兰把做人分为四种不同的境界,实际上不仅做人要找境界,办学也要找境界。办学有了境界,才会产生持久、无穷的魅力,才能培养出高素质有涵养的学生。这境界源于学校独有的文
当前,药物咨询和用药指导成为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我院于2003年开始在门诊药房开设了药物咨询窗口,回答病人及家属、临床医师、护士提出的各种用药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药
动态化教学是指采用多媒体为手段,使得传统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的特点,以一种动态的形态进行教学,使得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更加主动积极学习。  把握特点  动态化的教学就是以多媒体的音乐、视频、图片浏览为手段,在其中加入与数学相关的重要知识点,让学生在欣赏音乐或视频的同时,学会了相应的数学知识,这样的方式不仅使课堂的教学内容变得丰富,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词形式工整、韵律优美、语言精炼、节奏感强、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适合孩子的认知特点,因此,让孩子从小感受中国古典诗词的美,不仅能促进儿童口语的发展,增强孩子的记忆力和创造力,更能陶冶儿童的情操,促进儿童人格的健全发展。所以,结合笔者所在幼儿园课题,我们开展了“幼儿学古诗”活动,充分挖掘唐诗教育在幼儿语言素材积累中的价值。  古诗教学的选材  古诗词读来
《导游业务》课程是旅游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在教学中使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是导游业务课程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最好方法,针对中职学生开展情景模拟教学,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对现实导游活动模拟具有层次感、动态感、亲切感,提高学生与游客沟通的能力、带团过程中的决策和组织等管理能力,对学生走上岗位后,更快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情景模拟在教学中的优势  《导游业务
科学记录是孩子思维的再现与智慧的结晶,是探究证据的获得,是多元评价的依据。教师要精心设计好科学记录,切实抓好记录这一环节,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真正体现出记录的价值,让记录始终伴随学生科学素养的不断提高。  案例解读  让我们先看一则课堂交流片段:(蚕卵的观察)  生1:蚕卵很小,小到我想用尺子去量都感觉不够。  生2:蚕卵非常小,和芝麻差不多大。  生3:蚕卵比一般米粒要小,和我家的小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