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地区小学环境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改进措施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200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资料、问卷调查、访问、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铜陵地区小学环境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现状提出改进措施。
  环境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2个问题,也是目前人们普遍高度关注的问题。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已成为人们所面临的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是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环境教育可以使人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认识到地球上生命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认识到人们自身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铜陵地区位于安徽省中南部,地处长江下游八百里皖江中段南岸,地理条件十分优越,是一座山水相依,景色迷人的山水城市,1993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十八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之一。铜陵气候温和湿润,物产资源丰富,素有“铜陵虽小,八宝俱全”的美誉和江南“鱼米之乡”美称。铜陵还是中国的“古铜都”。铜的采冶自商周始,至今已经绵延了3 000多年。改革开放以来,这块资源丰富的宝地,已经引起国内外众多投资商的广泛密切关注。2005年,铜陵市人民政府为打造山水铜都,建立一座新型的一流城市,采取种种措施,取得可喜的业绩。
  然而,铜陵是个重工业城市,环境污染相对严重。要实现政府的决策和人民的愿望,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投资者,环境污染问题是铜陵市人民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急需大批高素质人才。因此,培养具有环境意识的人才是学校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响应铜陵市人民政府的号召,为了对铜陵地区的环境改造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为更快地促进铜陵地区的环保教育,提高小学师生的环境意识,笔者对铜陵地区小学的环境教育现状进行了调研,旨在为促进与发展铜陵地区小学环境科学教育提供参考依据和改进措施。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研究的对象铜陵地区农村、市郊、城市三类学校的800名小学生、20名教师。
  研究的方法采用文献资料、问卷抽样调查、访问、数理统计等方法,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数理统计与理论分析
  
  数理统计与理论分析是探索事物本质面貌的最佳途径。根据调查获得的数据和了解到的情况,归纳为4个方面进行数理统计和客观具体的理论分析。
  铜陵地区小学环境教育课程设置状况课程的设置是教育实施的前提与基础。教材的开发、教学计划的设置和校本课程的整合是教育实施的具体步骤。从表1的统计情况来看,铜陵地区还有大部分小学未制定环境教育计划,未将环境教育纳入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有些学校只在个别班级开设了环境课,有些学校虽然将环境教育排上课程表,但没有环境教育的地方教材或校本教材。
  
  学生环境知识状况由表3可知,铜陵地区小学生环境知识总体水平不太理想。从学生对环境知识的了解掌握情况来看,学校平时的环境教育实施效果不理想;施教缺乏科学的措施与方法,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和目的性;学生的环境意识、环境观念比较淡薄。
  
  环境教育的师资状况领导决策是根本,教师施教是关键。因此,在对学校教育实施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的同时,也对铜陵地区部分小学环境教育教师的情况进行了简单的调查了解。结果表明,目前铜陵地区小学环境教育的教师90%缺乏专业培训,对环境专业知识有系统掌握的教师极少,绝大部分教师都是临时或兼职的。同时还了解到,目前正在执教的教师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观念比较淡薄,在教育和教学中没有能够对学生进行思想、意识、观念等方面的教育,只是在进行简单、单纯的知识传授。
  
  调查分析的结论
  
  从调查获得的数据和情况来看,铜陵地区小学的环境教育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对小学环境教育的认识普遍不足虽然铜陵地区小学的环境教育开展已有不少年头,但大部分学校的领导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框框,对环境教育缺乏深刻的认识,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环境教育教师也只把环境教育的概念理解为宣传或单纯的知识传授。
  部分环境教育教师知识匮乏,缺乏一支环境教育的骨干教师队伍从对教师的调查了解情况来看,部分教师没有经过专业基础知识培训,缺乏系统的环境教育专业知识。因此,他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无法把握环境教育知识体系,无法准确有效地传递环境科学基础知识。教师是实施教育的关键,然而铜陵地区目前还无法形成一支环境教育的骨干教师队伍。
  缺乏适合的环境教育的校本教材我国的环境教育尚处于初级阶段,课程还在探索开发之中。而我国又是一个幅员辽阔、各地环境差异很大的国家。因此,各地应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环境教育教材。铜陵地区的环境条件比较独特,但至今没有一本显示本地特色的适合环境教育的校本教材。
  学生的环境知识总体水平偏低从问卷所获的情况可知,虽然有个别班级的小学生环境知识水平较高,但铜陵地区小学生的环境知识总体水平偏低。其中,城市小学生环境知识水平高于市郊和农村小学生;年级低的学生环境知识水平低于年级高的小学生。
  
  改进措施
  
  少年儿童在我国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的环境意识如何,关系到我国未来建设者的整体素质。如何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扎实有效地开展环境教育,是我国公民教育中一项亟待探索的重大课题,也是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铜陵地区环境教育的现状,笔者提出如下改进的措施。
  促进校长等领导的环境教育意识在学校环境教育中,校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要搞好环境教育,首先要促进校长的环境意识,提升他的环境思想,丰富他的理论知识,促使他自觉地将环境教育纳入他的办学思想和教育规划之中去。
  加强环境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教师是实施教育教学的关键人物。要使环境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与效果,必须对环境教育的师资队伍进行建设。学校要指派专职环境教育教师,并对他们进行专门业务培训,强化他们的思想意识和业务基础知识。
  开发切合本地实际的环境教育校本教材各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和人文环境各有不同。在环境教育中,各地应根据本地的环境特点,探索开发一套突现本地客观实际的乡土环境教育校本教材。铜陵地区是一个环境条件独具特色的地方区域,应该拥有一套切合铜陵地区地方实际的环境教育校本教材。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环境科技活动课堂环境教育和课外环境科技活动是互相依托、互相促进的两大教育板块。在环境教育中,课外环境科技活动是对课本知识的延伸与补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尤其要注重组织与发动学生开展课外环境科技活动。
  (作者单位:安徽省铜陵市望江亭小学)
其他文献
如今,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于诗歌教学普遍不重视,一些中学教师认为,现在中学教育仍然是围着升学考试转,有考试就要应试,中招考试不考诗歌就不教,考就教的现象仍存在。  诗词教学课堂上,老师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对诗歌意境的赏析也是浅尝辄止,学生只要会背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课余读书活动,也是很少选择或者不选择诗词作品;作文训练更是难觅诗歌的踪迹。久而久之,学生们的想象力、诗意般语言的感知能力都裹足不前,甚至还
医院的文献档案主要包括人事、财务、病案等各个方面,记载了医院的整个发展过程,在医院持续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医院档案管理是医疗工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只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于自身生活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关注,园林景观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很多城市都已建设了或者是正在建设大量的园林景观,城市的品味被极
以纯金属粉末为原料,利用电磁压制技术制备了Ag-25.5Cu-27Sn钎料,并在100-500℃保温30min进行烧结,研究了烧结温度对钎料相对密度、物相组成、显微组织、熔化特性,以及对其钎焊铜
本文论述了生态女性主义面临的理论与实践困境:多样性与理论体系的建构、女性的价值与自然的内在价值、女性与自然的类比、实践悖论,并对此分别进行了刚释.在此基础上,论述了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谓探究学习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学习方式的产生,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创设能激发学生认知的内驱力,激活其思维的问题情境。    铺垫型问题情境——联想式的探究学习    以处于学生认知能力范围内的富有启发性的常规问题或已知的体育事实为材料,可创设铺垫型的问题情境,
我院为某2000t/d的新型干法水泥企业测定废渣掺量的过程中,发现该企业熟料标准煤耗111kg/t(热耗3253kJ/kg),水泥综合电耗88.6kWh,但是公司生产的P·O42.5R水泥混合材掺量一直较低,
庄子以语言实践的方式对"道不可言"、"道不可不言"的人类思想困境的思考,也是当代西方语言哲学关注的问题,而庄子又以"诗性言说"的方式超越了这一语言困境,达到了"即言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