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包套法制备YBaCuO带材及其后处理研究

来源 :功能材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s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粉末装管法(PIT)制备了YBaCuO/Ag包套复合带材。通过低氧分压熔融织构工艺降低YBaCuO/Ag带材的热处理温度至940℃,低于Ag的熔点961℃。YBaCuO/Ag带材中氧化物芯在(001)方向稍有取向。在相同的热处理条件下,相对于溶胶凝胶法(sol-gel)YBaCuO粉末和固相反应法制备的150目YBaCuO粉末,固相反应法制备的250目(<40μm)YBaCuO粉末填充的带材样品临界点流密度厶值较大。超导带越薄,样品的临界电流密度越大,250目粉末装管的YBaCuO/Ag带材吸氧100
其他文献
致密的平均尺寸约为30nm钛酸钡陶瓷由压力辅助烧结得到。在变温Raman光谱的基础上,用Rietveld精修方法成功地确定了纳米钛酸钡陶瓷的晶体结构。在室温下,在30nm钛酸钡陶瓷中
通过感应熔炼、铸造、锻造和冷拔变形制备了Cu-15Cr—0.1Zr原位复合材料。采用SEM和TEM观察分析纤维相组织形态的演变。在较低的应变量下纤维保持着与铸态树枝晶相同的bcc单晶
方案设计是《园林景观设计》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泛在环境下探索本课程重点章节--方案设计,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运用适合当下学生需求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灌输知识点
采用改进的水热法和新型工艺在SUS304不锈钢表面制备了Fe/Cr掺杂SiO2薄膜,并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电子探针(EPMA)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深度分析(XPS)等检测手段对薄膜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