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发展成党员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j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以及《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都明确要求,健全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育集团坚持将“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发展成党员”作为党建的重要发展理念,形成了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三级“金字塔”型结构,构建组织核心,聚焦重点人群,提升党员政治素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聚焦重点人群,把骨干发展成党员
  谁是重点人群?就是在教育教学以及管理一线的优秀教师。集团党员大多集中在“两头”,即40岁以上的党员多,28岁以下的年轻党员多,30多岁年龄段教师中党员数量少。这部分教师有的是中层干部,在学校某一领域或部门独当一面;有的是学科组长、备课组长,率领着一个团队在学校奋力耕耘;有的是骨干教师,具备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为了让这些骨干力量尽快成为党员,党组织为他们量身定制培养计划,促其思想上进步、意识上提升、政治上成熟。
  为了让更多骨干教师感受到党组织的召唤,党组织每年选派4人参加区党校组织的培训。2021年,集团有8名教师递交入党申请书,4名骨干教师参与入党积极分子培训,3名发展对象成为中共预备党员,2名预备党员转正成为中共正式党员。近几年发展的党员全部是学校骨干力量,在各领域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提升党员政治素养和专业素养,让党员成为学校改革的先锋
  1.培养有定力的党员
  首先,只有筑牢信仰才能发动党员教育管理“新引擎”。为了增强党员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的纯洁性,我们用好党的组织生活这一经常性工作,开好“三会”,将自上而下的教育和自下而上的实践有机结合,形成具有童心教育特色的党建文化。上好“一课”,即书记讲党课,做到四个突出:突出党性、突出主题、突出创新、突出实效。通过及时、正面、接地气的宣讲,让党员教师强化党员身份,提高政治素质。另外,我们组织党员定期参加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过好党员“政治生日”等,提升党员的思想政治水平,让每一位党员补足“精神之钙”。
  其次,将信仰融入具体工作中。我们设立党员执勤岗,学生进校岗、楼道安全岗、垃圾回收岗等都可以看到党员的身影;建立党员培训岗,党员参与到新教师培养、师徒磨课等活动中。有岗就有责,承诺就践诺,处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通过实实在在的岗位坚守、踏踏实实的努力奋斗,履行好各项使命、责任,担当作为。
  2.培养有实力的党员
  面对教育新常态下的新挑战,党员教师要提升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
  集中培训,寻找突破。有计划地组织党员参加集中培训、党内集中学习教育,让党员通过学习和培训补齐自身能力“短板”,在学习中增智慧、在实践中强能力,寻找发展的突破点。一是邀请首师大专家对各学科教师进行科研引领、课堂教学指导等,让教师获得专业成长;二是围绕德育、课堂教学、家庭教育指导等,党组织持续开展系列化、专业化的培训;三是以项目促成长,开展“与大师同行”项目、名师工作室、青年成长项目等,让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都获得发展。
  集中阵地,全面历练。党员教师要在课堂主阵地、课改主阵地、教科研主阵地上发力,在课堂上勇敢创新实践,成为课堂改革的实践者、课程改革的先行者。同时,学校持续开展“教学评”一体化培训和命题研究,党员教师在培训中表现出了积极的学习精神和优秀的学习能力,用行动向着“骨干”的标准看齐。
  重要岗位,全面担当。教育集团重要岗位负责人都是党员。党总支委员会委员从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中层干部中产生,是管理学校关键工作的“关键少数”,起着“指挥员”的作用;中层干部从业务能力强、有号召力的教师中产生,他们绝大多数是党员教师,是亲自示范、指导教师开展工作的“教练员”;党小组长从学科组长、备课组长、年级组长中产生,他们承担着将党建工作和教研工作紧密结合、发现和培养后备人才的重要职责,是教师们的“辅导员”。三级体系层层相扣、各负其责,让党员在重要岗位发挥重要的作用。
  3.培养有活力的党员
  党组织将党员的培养与童心教育的办学理念结合起来。红色童心开放课堂:党员干部开放课堂,年年上示范课,接受教师评议。红色童心一体活动:党团队一脉相承,建立全员德育、全过程德育的体系。红色童心党建研究:成立校级党建研究工作室,基于学校实际问题确立研究项目,用研究指导实践工作。一系列红色活动,让党组织成为了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组织,让我们的党员充满活力。
  通过实施“双培养”机制,把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師吸收入党,提高了党员质量,优化了党员结构;同时,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一线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
  编辑 _ 于萍
其他文献
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提出“三全育人”工作要求.对比中英两国高等教育,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中还部分存在诸如教师重教书而轻育人、行政多于管理而非服务、辅导员多于事务处理而
北京市育才学校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于延安创办的基础教育学校,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红色,是从学校成长基因上就有别于其他兄弟学校的一个重要文化特征,也是84年来一代代育才人始终薪火相传,代代延续的独有气质。  学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深入挖掘红色校史资源,在建校80多年的教育实践中,逐步构建起包括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国家课程、学科教学中的思政教育、学校党团课程、红色校史课程、红色
摘 要:“大二低潮”现象是中外大学生普遍遭遇的一个发展性困惑期,通过调查挖掘当前学生“大二低潮”现象的成因,并依据工作实际,在生涯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体系等方面下功夫,着力解决好育人工作的“最后一公里”,为大二学生转型发展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和成长氛围。  关键词:大二低潮;思政工作  “大二低潮”是指大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投入、学习效果、情感体验等各方面与大一年级积极向上
张静如先生是党史大家,在他逝世以后,许多人都很怀念他.我是他的学生,这种感情自然要更深一层.回想从第一次拜见先生,到最后一次告别先生,我的脑海中就会闪过许多珍贵的历史
期刊
- 编者按 -  2021年是北京市及各区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回顾和梳理“十三五”时期北京市各区在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上所取得成就的同时,我们更关注的是——站在新起点,面对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各区教育描绘了怎样的发展蓝图?又将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力?本期,我们走进延庆区,看一看延庆区教育如何立足实际、科学谋划、守正创新,确保“十四五”时期开好局、起好
期刊
作为延庆区生态文明教育的窗口,延庆区第二小学以生命教育为目标,以生态教育为重点,以“生活中的教育”为载体,系统实施“三生教育”課程,促进学生生命健康成长。  学校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生命教育为目标,以生态教育为重点,以“生活中的教育”为载体,让课程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绽放生命活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环境与经济方面的热点问题,尊重自然、融入自然,践行绿色
- 编者按 -  北京市大兴区第一中学通过举办中学生课余党校、开展红色升旗仪式以及组织红色文化行走、共读红色家书、阅读红色经典、追寻红色足迹等活动,在每一个青少年心中种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种子,让党旗在学生心中升起,让红色基因在学校代代相传。  学校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每一个青少年心中种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种子,让党旗在学生心中升起,用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感召
期刊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审视和谋划思政课建设,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上好思政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同时,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
期刊
冯建军,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教材委“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理事长、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出版《当代主体教育论》《生命与教育》《教育的人学视野》《公民身份认同与学校公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