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寄宿制高中有效开展美术社团活动策略探究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ve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旨在探究以我校为例的寄宿制高中学校美术社团活动的开展情况,并结合我校特殊的生源构成及多民族的特色,不断实践、总结出适合美术社团活动的方式和内容,在新课标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注重艺术学科的核心素养,探究适合本校社团活动有效开展的方法。
   关键词:寄宿制;高中;美术社团;策略;探究
   一、全封闭寄宿制高中学生美术社团活动开展的必要性
   在2017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落实核心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我校学生而言,高中《美术鉴赏》课程学习时间较短,只有高一年级开设美术鉴赏课,我校美术教学每节课為80分钟,分单双周进行,因此,每学年学生只能上美术鉴赏课16次,要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时间非常珍贵。高二之后,取而代之的是小面积的书法、绘画校本课程学习,主攻高考科目。
   那么,怎样有效运用校本课、兴趣小组活动来拓展和补充教材知识,我校对课外活动有明确的计划,高中学生压力大,校本课是全年级同步学习,开设科目较多,但学生只能选取其中一门,而爱好广的学生只能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再进行活动。我校的优势是70%学生来自甘南州,是由多个民族组成的。学校全封闭寄宿制管理,如周末开设社团活动,使周末生活更有意义,且社团活动不分年级,学生在一起学习有了更多的知识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美术社团活动开展有效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根据《兰州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体育、艺术2 1项目”实施方案(试行)》,其中明确指出学生需有一项艺术特长。认定结果将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由此可见,美术兴趣小组、校本课和社团活动在中小学生的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我校这样特殊的校情、学情下,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美术社团活动很有必要。
   在紧张的学习环境中,在学校全面考虑、合理安排和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校本课、兴趣小组、社团活动才能够正常进行,但效果还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完善,学生的感受和意见就很宝贵。因此,在和学生谈话谈心时发现了一些问题,特殊的学情下,在校本课、兴趣小组活动时间,藏语班、校队的学生要正常上课,无法选择艺术类活动,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调整到周末社团时间,这是少部分存在的,但足以说明社团活动很有效地补充了校本课所不能涉及的空缺,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条件。
   三、如何在有限的时间有效开展美术社团活动
   经过不断实践发现,社团活动的开展效果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活动的连续性不强,活动内容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怎样克服困难解决这些问题呢?在活动后发现,绘画基础的学习很单一,而且也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新画种尝试。我省在2016年提出高校将以提高广大青年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着力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此外,高中学校将结合中华民族传统节庆,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文化活动,增强青年学生崇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和情怀。对于高中生而言,正在为步入大学校园不断地努力、积累,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能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随后,我们逐渐尝试开设了装饰画、流体画、写意花鸟画,在原来素描、水彩的基础上丰富了课堂内容,效果明显。这也使我们在教学生学习的同时不断适应学生的发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向一专多能不断发展。
   在后期的教学中,逐步尝试、完善补充教学内容是有效的,不仅提高了校本课、兴趣小组的学习质量,更是激发了学生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将社团活动的意义体现出来。在我校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和兰州市教育局举办的相关主题师生优秀书画作品征集活动中,学生非常积极创作作品参加并入选,部分作品也被我校书画展览室收藏。
   四、核心素养下美术社团活动对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辅助作用
   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并理解美术作品及表现形式,真正体现出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只依靠课堂理论是不够的,还要通过观察、想象、构思、表现等过程,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创作意图,学习和借鉴美术作品中的创意和方法,大胆尝试创造有创意的美术作品。在有限的鉴赏课堂上不易实现,但是如果合理地运用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时间,可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在辅导学生进行绘画作品创作时我也深刻感受到学生对社团活动的热爱,想运用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同时,在鉴赏课学习中,学生更加自信,对于作品赏析也愿意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由此可见,社团活动和美术鉴赏课是相辅相成的。
   总而言之,美术社团活动的有效开设为我校学生周末学习和生活注入了新活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但是,想让美术社团活动开展得有意义,就需要我们在探索、学习、改变、不断完善的路上继续走下去。每个学生对参加美术社团活动都有不同需求,顺应时代发展,了解学生的兴趣,开发有意义、有价值的活动内容,才是学生持续性学习的动力,也才能让活动更有效地开展。
   注:本文系2019年兰州市教育科研个人课题《兰州新区寄宿制高中有效开展美术社团活动策略探究——以兰州新区舟曲中学为例》(课题立项号:LZ[2019]GR2002)成果之一。
  编辑 李建军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业是巩固课堂所学、内化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检验学生对化学学科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方式,有效的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提高综合能力。传统的高中化学作业设计以书面形式为主,形式单一、内容机械,不能充分發挥作业的功效。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高中化学作业设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设计多样化、生活化的作业,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教学质量 
新课标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可见,当前的命题趋势正由以往的侧重结果性目标逐步走向过程性目标、能力性目标。笔者就以图形与几何应用问题为例,对当前小学数学命题的设计走向抒一己之见,与各位同行商榷。   一、从纯粹数学走向生活数学,体现应用性   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并概括出来的,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设计试题
摘 要:经过长期以来的教育改革,我国教育的重心逐渐落到了素质教育上,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时,通常比较侧重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具体到道德与法治科目的教学也不例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作为教学开展的基本目标,然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注重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将具体的教学内容生活化来辅助教学,这对教学效率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能够进一步实现学生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针对初中道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阅读教学,新课改以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呈现空前活跃的态势,其中“情境教学”被人们提上议事日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进行语言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情境教学以“情”为“魂”,将所学知识整合在情境中,知识与情境互生,知识与学生的认知相联系。通过创设有广度和深度的情境,引导学生与“境”互动建
摘 要:结合班级管理经验,提出利用微信平台管理班级的理念。从利用微信展示学生风采,利用微信形成教育合力,利用微信转化后进学生,利用微信提高管理质量等四方面入手,探讨利用微信协助班级管理的办法。  关键词:微信;班级管理;家校沟通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微信作为一种新的高效便捷的社交平台,强大的家校联系功能已经成了班主任的“新宠儿”。班主任借助它,宣传学校、班级教育教学活动,展示孩子的成长轨迹。它在
摘 要:教材在高中阶段具有权威性和主导性,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合理使用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通过分析新编人教B版教材和苏教版教材函数主题中的数学文化内容,一方面可以了解两版教材对课程标准落实的情况,进一步准确把握新课标;另一方面通过比较整合两版教材数学文化渗透的方式和优点,为一线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学文化;高中数学;教材;核心素养   我国高考改革不断推进,
摘 要:语文教学的资源存在于文本中,尤其新课改理念下语文教学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手段,通过发掘文本的内涵并转化为教学资源,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文本内涵;教学资源;发掘转化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脱离了文本的发掘,偏重于资料的分析,忽视了文本存在的语言形式,让分析流于形式化,缺乏文本的立体感和层次感,究其原因,不外乎主观上有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能力不足等问题,更主要的是教
摘 要: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幼儿园教育作为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建设要求有一套完整的体制。当前我国的幼儿园课程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应该积极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对策。针对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若干问题提出有效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建设;问题;策略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德智体美发展的重要时期,当前幼儿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幼儿园教育,因此,幼儿园的课程建设在幼儿教育
摘 要:以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由“知”到“智”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素质教育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的需求为主要依据,从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之间的契合点、提供新颖的数学教学方式、借助“问题解决”培养核心素养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真正达到由“知”到“智”的目的,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由“知
摘 要:探索信息技术学科的新课程改革方向,根据电子书包的优势及特点,研究其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充分发挥电子书包的优势,使信息技术课程突破目前的教学瓶颈,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关键词:信息技术;电子书包;教学应用   一、引言   电子书包数字化学习带来了有别于传统课堂学习的模式,带来了丰富便捷的教育资源,营造了一种信息化、数字化、个性化的教学环境,为实现新型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