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音乐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c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文明培育出源远流长的民间艺术,音乐作为其中一种,是珍贵的文化瑰宝。民间音乐从一方水土的文明中孕育而生,作为一种民俗文化,承载着特定地域的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凝聚了广大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因为它在时间的长河中保持自身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保持自身的丰富厚重的人文内涵。
  关键词:民间音乐;幼儿;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0-0057-01
  1.永安民间音乐概论
  福建省永安市位于闽中偏西,这片土地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培育出许多优秀、丰富的民族艺术。民间音乐作为永安市民间艺术中一种重要的形式,从古至今经久不衰,具有深远的影响。永安音乐起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从古至今一直与当地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这一民俗文化深深扎根于当地人的社会生活中,也渗透在当地人的精神世界里。例如,永安市的安贞旌鼓,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传源于宋代,最初是作为作战使用的战鼓。在古代的战斗中用来鼓舞士气。后来,旌鼓也渐渐用于欢迎凯旋归来的将士,在庆祝打仗胜利的宴会上使用。而随着孟二公的后代子孙将旌鼓予以衍化和发展,旌鼓走向了寻常百姓的生活。
  2.开展幼儿园民间音乐教育的意义
  (1)形式多样,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的兴趣在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幼儿往往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事物,幼儿往往充满了消极的情感和抵触的心理。永安音乐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艺术,不同于其他音乐歌曲的简单吟唱,永安音乐具有丰富多样的形式的表演。例如,永安音乐中的打黑狮表演,不同于很多文化中的“舞狮”,永安的打黑狮表演重点在于“打”。在音乐表演中,两只狮子在敲锣打鼓中跳跃腾挪,十八位勇士手持十八般武器轮流与之打斗,最终降服黑狮,得胜而归。这样的表演形式有声音、有动作,有画面、有趣味。鼓声扣人心弦,打斗精彩纷呈,表演生动活泼,相比于乏味枯燥的音乐课堂教学而言,更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内容丰富,促进幼儿情感发展
  永安音乐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内容丰富,这些音乐中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思想和情感。例如,上文提到的安贞旌鼓,从军事作战到民间表演,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这些历史故事进行讲述,帮助幼儿对其中传统艺术的演变过程进行学习,对艺术文化所承载的民族情感进行理解,不仅能够开阔幼儿的视野,而且能够帮助幼兒塑造人格,滋养心灵。民间音乐具有独特的节奏和旋律、生动有趣的内容,幼儿在学习和欣赏民间音乐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其多元化的形式带来的视觉美感,更能够丰富自己的审美感受和精神世界。而民间音乐中的质朴的内涵美也会在幼儿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心智的发育,使幼儿的心灵世界变得充实,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
  3.幼儿园教育中民间音乐的实践
  (1)民间音乐在歌唱活动中的改编与再创
  民间音乐是一种民俗文化,其歌词大多简单质朴,韵律大都朗朗上口,形式往往丰富多样。在对幼儿的教育中,带领幼儿将民族音乐在歌唱活动中进行改编和再创,能够促进幼儿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例如,杂剧做场戏中,坐在左右后排的唱词相对于其他戏曲来说比较独特,仅仅是几个简单的发音,而坐在中间的主角的唱词就较为繁多,而且主角还需要在表演中翻跟斗、耍枪等。
  (2)民间音乐在韵律活动中的选择与融合
  除了歌曲吟唱活动外,永安民族音乐还包括丰富的韵律活动,主要指的是律动和舞蹈。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不仅仅在于歌唱,他们在简单的身体动作的扭动中更能感觉到乐趣。例如,教师能够教导幼儿进行简单的抗龙柱、打黑狮的舞蹈表演,能够让幼儿在运用自身肢体语言进行韵律的表演中,感受民族音乐的美感。在幼儿教育中普及民族音乐,其中一个关键点在于选择合适的民族音乐素材,也就是要选择韵律节奏较为灵动、简单的音乐,降低幼儿学习的难度,提高幼儿学习的自信心。另外,在日常的舞蹈教学中,也要注重民族音乐的融合,如将民间音乐中的舞蹈动作进行拆分,再将不同的音乐中的不同动作相互融合,或者与其他舞蹈艺术中的动作进行融合,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幼儿的学习。
  4.结语
  如何提高民族文化的关注度,如何培养下一代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文化认同感,如何构建幼儿的民族审美观,应该被每一个家庭、学校和全社会重视。在幼儿教育中引入民间音乐,能够通过其极富美感的演绎方式,潜移默化地陶冶幼儿的音乐情操。通过在幼儿教育中引入民间音乐,能够让幼儿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传统文化的浩瀚,能够培养幼儿对传统艺术的认知度和认可度,能够塑造幼儿的民族自信心。同时,民间音乐独特的表达方式也能够让我们的幼儿音乐教学课堂更为生动有趣。因此,将民间音乐渗透到幼儿教育中,能够激发幼儿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夏金强.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做好企业文化宣传工作[J].管理观察,2017(33):45-46
  [2]李娜.新媒体在企业文化宣传中的作用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20):177
  [3]严伟文.新媒体环境下企业文化宣传创新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7(29):119-120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要落实师主导生主体的理念。通过有效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巧妙引导学生积极自行投入到学习过程,从而让学习主体淋漓尽致发展。课堂激趣永远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教会学生数学阅读的策略是新的探索,重视教学反思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重视锦上添花的课堂教学技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艺术;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
通过XRD与SEM研究了经钛酸酯偶联剂改性的煤矸石粉的表面性质、微观结构和改性粉体与HDPE的结合情况,通过力学性能实验分析了改性剂对煤矸石粉(CGP)填充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材
摘要: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国家拥有了创新型人才,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创新是国家不断前进和发展的动力,创新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创新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产物,因此,幼儿教育中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当前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创新理念成为家长和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幼儿教育;创新意识;有效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摘 要:人地协调观其实是对人类和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全面而系统的认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核心素养,可以说人地协调观贯穿了高中地理教学的全过程。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不能仅局限于学科知识的传授,同样重要的是地理观念的培养。人地协调观反映了学生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对学生的地理学习乃至终身发展都会产生影响。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探究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地理;人
在分析小波变换与非线性扩散之间联系的基础上,针对Haar小波变换阈值收缩去噪的不足,提出了基于非线性扩散与小波变换相结合的复合去噪算法。该算法对图像一次小波变换的3个高频先进行阈值收缩,然后对低频进行非线性扩散预处理,再进行非线性扩散。通过对比分析实验证明本模型在图像去噪中取得较高的峰值信噪比,取得了更好的图像去噪性能。
摘 要:随着教育要求的不断提升,“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然成为必然趋势,对学生而言,学会学习、勇于实践创新的核心素养决定了其学习能力,关系着未来发展方向。本文以探究性教学实践作为教学方法,以人教版高中必修二课本中的《化学能与电能》为例,探索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探究性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
摘 要:信息化目前在我国已经普及,信息化正在不断发展,其中在教育行业的普及最为明显,在所有年级的教育中小学语文是最受关注的,本文对信息化条件下小学语文教学翻转课堂实践进行分析。  关键词:信息化;翻转课堂;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7-0077-01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信息化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目前我
摘要: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入,但是目前在不少初中化学课堂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教师永远都是引导者,学生永远都是跟随者,整个课堂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学生所能学到的知识,基本上就是课堂上听到的教师的讲解,其他获取知识的渠道十分有限。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对学生的学习极为不利,亟待改进。  关键词:改善;化学课堂;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目的:探讨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 p45-related factor 2(Nrf2)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9例原发性胆囊癌中Nrf2的表达。结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C225对人肺鳞癌细胞系(H-520)生长、凋亡和周期分布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检测H-520细胞EGFR表达比例,将鼠抗人EGFR一抗和FITC标记的羊抗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