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观能动性思想的历史演进

来源 :学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1425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西方哲学家由于脱离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性,把主体能动性简单地看作是一种自我意识的抽象活动。马克思从多角度批判历史上对于主体能动性的解读,强调通过实践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最基本的精神就是通过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结合人的主观能动性,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形成一套社会主义哲学,实现将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具体地历史地相结合。
其他文献
摘 要:梁实秋作为新古典主义文学的重要人物,他提出的理论从最初就备受争议,而且经常受到误解与排斥。希望从他的自身经历方面分析他的古典主义的形成过程,并着重介绍他的古典主义文学观点,从大环境下对其古典主义文学进行评价。  关键词:梁实秋;古典主义;评论  中图分类号:I20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1-0081-02  梁实秋从小家境富裕,熟读中国的四书五经,
观念艺术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崛起于中国艺术领域的新兴艺术文化现象。从修辞语言的角度切入,当代中国观念艺术最常见的措辞方式主要有重复、戏拟、并置和挪用等诸种。这多种
山东理工大学于2010年暑期成立“赴陇援西”服务团,组织大学生深入甘肃地区开展教育帮扶活动.经过5年探索,服务团取得了较好的工作实效.目前存在活动经费短缺、学生权益保障
高职院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的专门应用型技能人才.基于能力本位,在职业素质教育评价中以学生评价为中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