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树理“问题小说”创作观批判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yh9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庆华在《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5期中撰文指出,赵树理独特的“问题小说”创作观,既导致了赵树理在当年的轰动,又注定了赵树理在当下的落寞。这一创作经验启示人们:文学创作不能远离问题,远离问题的文学创作注定行而不远,但太拘泥于各种阶段性具体问题的文学创作,倘若艺术上难臻至境,最多只能轰动一时,一旦时过境迁,很难再度辉煌,只有既书写历时性问题,又臻于艺术胜境的文学,才有可能拥有恒久的生命力。
其他文献
桔子,大家都爱的水果,今年却受到了人们的冷落。原因很简单:广元的桔子发现小蛆状的病虫。四川政府及时出面,处理了一大批。可是这只是开始,人们发现了更多的疑问水果,我们究
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愈发明显,我国经济改革步入了新的历史阶段,经济发展环境日趋复杂,全面推进我国会计市场的开放和会计工作的健康运行,自然成为会计从业人员义不容辞
<正>保证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安全;减少精神病人的出走,一直是精神疾病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问题,尤其是对肇祸精神病人显得尤为重要。为更好地发挥安康医院的公安职能作
会议
镇静催眠药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抗惊厥、镇静和催眠,若用药不当,误用或滥用可导致一种特殊的药源性疾病———药物依赖性。目前由此而引发的药物依赖性问
SnRK2是植物特有的一类Ser/Thr类蛋白激酶,在植物逆境生理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利用隐马可夫模型搜索和系统建树的方法,在苹果基因组中鉴定出了16个SnRK2基因家族成员,然
教学中学生的学情是随时变动的,教师的教学灵感是随时会出现的,只要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我们就应该像李镇西老师那样,在吃透教学大纲、文本及学生的情况下灵活地预设和调整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实践中,相当多的教师这样做:对教学任务、教学目的和教学环节都作预设,但在预设的时候往往图省事,只是借助现成的教案或学校统一发放的教学参考书,不加改动或很少改动地做了“课堂教学预设”。由于不是自己很好地“吃透”课
本研究致力于克隆油棕低温相应转录因子基因CBF.以NCBI网站上公布CBF基因设计引物,对油棕的基因组进行扩增,并对其进行回收,转化和测序。总共测了11个克隆,测序结果显示这11个克
不知从何时起,学生的写作就开始了与高考应试作文的接轨:注重包装,行文充斥大量古人,从屈原到司马迁到陶渊明再到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乃至蒲松龄曹雪芹,开口曰“太史公”,闭口云“苏轼的经历告诉我”;从屈原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从陶渊明的弃官归隐到蒲松龄的屡败屡战,不一而足。年轻的学子高擎古人的猎猎大旗,豪迈而又悲壮,那貌似古人深沉的思想中充满言不
<正> 三七临床应用甚广。所致过敏反应少见,笔者曾遇一例,现介绍如下: 尤某某,男,50岁,村干部。一九七七年七月十二日,不慎失足落水,右胸撞伤致痛,当地医生检查未发现明显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