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彩妆市场

来源 :中国化妆品(行业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moko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
  
  繁荣的城市市场
  2002年中国彩妆品的总销售额为人民币35亿元,比上一年度提高11%。销售额主要集中在城市,消费者大多数是高收入的城市妇女,她们非常在意自己的仪表,并且也有钱购买彩妆品。而在城市能买到的产品,大多是由国际公司制造的高质量的高档产品。城市妇女把上等的彩妆品作为她们高度自尊和良好社交形象的标志,因而喜欢购买,例如高丝和克里斯汀·迪奥等知名品牌,它们比本土品牌要昂贵得多。
  
  在农村发展缓慢
  在农村,许多妇女根本就不怎么使用彩妆品。面部和眼部彩妆几乎可以忽略。在美唇和美甲产品方面,低价的本土品牌支配着市场。总体上,彩妆品在农村的消费量仍然非常低,特别是销售额。城市以外几乎找不到高档产品。因此,志在开拓农村市场的厂商需要开发价格低廉、质量合格的大众产品。
  
  美唇产品是最大的品类
  美唇产品构成调查期间中国最大的品类。1997和2002年间销售额增加78%,达到19亿人民币。
  护唇产品的使用,作为美容的一种最便宜和效果最明显的形式,在农村和城市都受到欢迎。中国妇女更喜欢鲜艳的颜色,特别是红色,因为红色传统上与好运相联系。追随香港及其他海外地区的流行趋势中,粉红色、褐色和暗紫色现在越来越受欢迎。年轻妇女将暗紫色或者深蓝色的唇膏视为是“酷”色,而办公室女性更喜欢粉红色和桃红色。
  


  眼部化妆用品市场仍然很小
  眼部彩妆的销售额仍然比较小,2002年的销售额只达到3.64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彩妆类总额的大约10%。大多数职业妇女日常并不使用眼部彩妆,然而对于那些长时间工作因而可能引起眼部肿胀的职业妇女来说,眼部彩妆越来越成为必需。少许淡灰色的眼影可能使得眼部看起来更加深邃和生动。华中的一些妇女相信使用眼部彩妆需要相当熟练的技巧,而且许多人对此缺乏自信。
  美甲产品是最小和增长最缓慢的一类
  美甲产品是彩妆品中最小的一类,在2002年也经历了最缓慢的增长——4%,然而,专门做美甲的美容院却风靡全国。美化手指甲和脚趾甲在18到24岁之间的年轻妇女当中被认为是一种时尚;而年长妇女则认为是轻浮,因而不感兴趣。
  
  白领职业妇女是主要的消费群
  整个调查期间刺激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由于广告活动提高了使用彩妆产品的意识。女性专业人员是这种产品的主要消费者,不做任何面部化妆就去上班,被认为女性不认真工作的迹象。因此制造商已经开发了更多的化妆品以便适应年轻的白领职业妇女的需要。
  
  国际品牌领先
  彩妆品是由国际知名公司引领的,欧莱雅中国就是其中的佼佼者,2002年其份额超过13%。还有许多知名品牌,如美宝莲、羽西、露华浓、高丝、雅芳和欧珀莱。Za、Red Earth和兰蔻之类的新品牌近年来也在市场上分得一杯羹。
  美宝莲自从1997年进入市场以来,通过投入优质产品和定期发布新产品已经逐渐在彩妆品占有了自己的位置。其产品涉足每一个彩妆品分类,2002年在美唇、眼部和美甲产品方面均居第一。
  羽西Kan - Coty宣传它的羽西系列彩妆品是特别为中国女性设计,而且特别适合于中国人的皮肤,以此来树立自己的地位。与Coty合资为它提供了现代技术和财政支援,使它能够向市场投放新产品以吸引消费者。本土品牌相对软弱,因为彩妆品与全球的流行趋势息息相关,而国际品牌能够更加有效地追随这些趋势。
  
  韩国
  
  彩妆品增长趋缓
  彩妆品受到1997年和1998年经济危机特别严重的打击。在1999年有某种程度的恢复,销售额增长11%,但是从那时起增长却一直很缓慢。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浓妆重彩被认为是一种奢侈,首先受到经济困难的打击。而且即使在恢复以后,娇媚秀丽的长发配上薄施粉黛的自然风韵也受到普遍欢迎,结果就使2000年彩妆品的需求萎靡不振,而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今日。因此,彩妆品虽然是化妆品和盥洗品市场中第二大类,2002年的销售额按现值计也只有5%的增长。
  制造商也趋于转向而不再以彩妆品作为它们的重点。虽然每季都有新品,但不如护肤品类的活动有效。鉴于彩妆品增长缓慢,许多制造商觉得把精力放在高价位、高利润的护肤品上更加有利。这一点进一步加重了彩妆品恢复缓慢的困境。
  
  喜欢明亮白皙皮肤的趋势和环境因素影响了脸部彩妆
  脸部彩妆在2002年彩妆品的销售总额中占55%。脸部彩妆中的主要产品是两用粉饼(干湿两用形式的压实粉饼),韩国人通常称之为“孪生粉饼”。在自然风韵更受欢迎的时候,两用粉饼的销售额下降,直到为产生更纯净、更自然外貌的粉底和散粉所代替。然而两用粉饼2002年的销售额又从2001年的负增长恢复到12%的较高的增长速度。两用粉饼的成功,应归因于产品革新和消费者对使用方便的偏爱。
  虽然自然风韵提高了对由粉底和散粉呈现的清淡感觉的兴趣,但是许多消费者觉得散粉耐久性差,并未完全满足要求,同时散粉也非常不便于携带。虽然许多制造商为散粉提供了精致的盒子,多数消费者还是觉得在外使用散粉补妆非常不便。鉴于这种需求,制造商集中力量改善了两用粉饼。通过革新产品,产生了三用粉饼,它结合了粉底、散粉和压实粉饼的品质。不仅如此,两用粉饼也变得具有更多的功能,许多两用粉饼生产出预防有害环境损伤皮肤的具有SPF品质的产品。包装也进一步得到改善,由于许多消费者在外出的时候要带着她们的两用粉饼用于补妆,因此大多数两用粉饼盒是矩形的,里有一面稍大的镜子。
  其余的脸部彩妆差不多90%是粉底霜。在韩国,make—up base是粉底霜的当地叫法。韩国脸部彩妆的主要功能是要表现出完美透明,而不是西方文化受欢迎的自然肤色。韩国化妆粉底掩盖了失衡的肤色,并且有绿色、淡紫色和米色各种色彩供应。大多数韩国妇女使用一种绿色的化妆粉底,因为它遮掩了她们发红的皮肤。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末淡紫色也成为使皮肤纯净明亮的一个流行品种。
  
  眼部彩妆表现出良好的增长
  虽然2002年彩妆品总的增长缓慢,但是眼部彩妆的销售额却没有减少,相反增长10%。许多韩国妇女拥有不止一种的眼部彩妆,尤其是眼影。虽然在2002年自然风韵风头仍足,但是它意味着另一套柔和色调的流行——通过消费者购买新产品进一步提高了销售额。睫毛膏销售额的上升也十分戏剧化,因为自然风韵要求用睫毛膏来修饰淡淡的眼影,或者使用非常淡的化妆品同时以睫毛膏来使眼部的轮廓清楚。另外,因为许多韩国妇女渴望长有长睫毛的双眼皮大眼睛,所以睫毛膏的销售也很好。大众媒体效应也起了一定的作用,流行杂志报道,许多模特儿或者明星大腕即使在不刻意化妆的日子里,睫毛膏也是她们的必需产品。
  


  小公司的眼部彩妆和美唇产品畅销
  彩妆品中,大众品牌的销路比高档品牌要好得多。消费者并不看重昂贵的产品,因为她们喜欢低价而效果不打折。而且,因为大多数消费者拥有一个以上品牌的眼部彩妆和美唇产品,由于消费者喜欢有多种选择,因而具有较好的竞争地位。
  因此,一些公司,像Etude和VOV化妆品公司,在眼部和美唇化妆品方面都有上佳表现。这些制造商的品牌在年轻的消费者当中特别受欢迎,因为这种产品价格较低而质量中等。
  在跨国公司当中,欧莱雅韩国有限公司在眼部彩妆和美唇产品的新产品开发与促销方面是最活跃的公司。睫毛膏尤其是欧莱雅的长项,欧莱雅拥有许多品牌。兰蔻睫毛膏在全世界流行,而欧莱雅睫毛膏也在大众渠道受到欢迎。欧莱雅在韩国拥有两个大众品牌。美宝莲是通过杂货店和专业销售渠道销售的,而欧莱雅只通过专业零售商销售。
  
  本土公司有突出表现
  本国的制造商引领彩妆品市场,而在百货商店和其他主要商店选择性销售的外国品牌在2002年的彩妆品销售额中没有产生重要的影响。这种局面在亚洲经济危机以后变得更加突出,导致消费者从昂贵的外国品牌转向更经济的本土产品。
  在2002年出现了作为最大的公司之一的Amore太平洋公司,它在面部、眼部和美唇化妆品方面居于领先位置。尽管公司资料表明它现在更多地转向护肤产品,但是其品牌的成功和品牌多样化仍然保持着领先地位。2002年LG家用与保健品有限公司居第二位,而落后相当距离的Coreana化妆品有限公司位居第三。Amore太平洋公司的两个顶级品牌是Amore La Neige和Hera。所有的Amore太平洋公司品牌都享有相当大的品牌忠诚度,而根据最近的一项研究,品牌忠诚度在韩国是化妆品购买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LG家用与保健品有限公司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去提高它的LacVert、Isa Knox和Hercyna的品牌形象。LacVert直接与Amore的La Neige和Mamonde竞争,而Isa Knox定位于与Amore太平洋公司的Amore Iope、Hera和Sulhwasoo品牌抗衡。LG家用与保健品有限公司通过它对LacVert的营销努力设法提高它的彩妆品份额,结果2002年的品牌认知度有了强劲的发展。此外,LacVert在2001年由韩国Economic Newspaper发起的品牌排行榜中成为最好的化妆品品牌,而且还获得品牌实力指数奖。在电视广告中,一位韩国顶级模特儿连续多年作为LacVert的美容顾问推介LacVert两用粉饼的优良品质,从而加深了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
  


  大学生主宰品牌认知度
  在韩国大学生总是引领新趋势,并且通常首先发现新品牌。根据贸易资料,新的专业化妆品公司Dodo和Clio计划在大学校园附近建立有美容顾问的特许专业商店,从而形成一个强大的大学生消费群体。韩国的大学生是最活跃的彩妆品用户群体。
  Dodo的Palgantong品牌、Inel化妆品公司的IPKN品牌和Hanbul化妆品有限公司的Escada品牌现在已逐渐成为领先消费群体当中的名牌。这些品牌在2002年份额虽小,但是有很好的消费者认知度,因而销售额逐渐提高。
  
  巴西
  
  彩妆品的稳步增长
  整个调查期间彩妆品的表现良好,增长超过97%,2002年总额达到17亿瑞亚尔。总体上彩妆品的销售额是由眼部彩妆推动的,眼部彩妆已经证明达到了最高价值增长水平,几乎增加了近200%。
  促成彩妆品增长的因素,是与消费习惯改变和媒体上广泛的广告宣传有关,特别是妇女出版物,我们知道巴西有拉丁美洲最成功的妇女杂志系列。行业资料报道说,在调查期间的后半期,巴西妇女觉得眼部、嘴唇和脸部彩妆需要增加,因为她们有越来越多的人得到了像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米纳斯吉拉斯和巴西利亚这样的大都市的正式工作岗位。
  
  有待发挥最大的潜力
  虽然增长强劲,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彩妆品在巴西还有待发挥其所有的潜力。这一点的主要标志是2002年这种产品的人均销售额,巴西消费者一年在彩妆品上每人只花费了3.3美元。按照行业分析员看法,有许多因素造成了缓慢发展,巴西妇女传统上不习惯于使用许多化妆品,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整个巴西一年大部分时间里处于湿度很大的热带气候。还有部分原因是民众的普遍看法,认为最难能可贵的妆容是以自然美为基础的,健康的日晒色比厚厚的化妆品涂抹出来的仪容更有价值。然而重要的是巴西是一个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消费者习惯完全不相同的国家。最好的例子是在巴西南部的巴拉那、圣卡塔林纳和南里奥格朗德州,那里住着很多欧洲妇女(主要是意大利和德国人的后裔),她们比这个国家其他部分的妇女使用的化妆品更多。
  
  薄弱的销售体系
  在许多分析人员看来,彩妆品增长的另一个主要障碍是残缺的分销系统。更准确地说,巴西缺乏大型百货商店,在其他许多世界市场上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化妆品,尤其是高档品种的销售渠道。巴西的两个主要的连锁百货商店——Mappin和Mesbla——在经历了巴西多年的恶性通货膨胀之后已经在1999年破产。目前正在营业的百货商店销售化妆品的店面不足,主要是卖服装和家居用品。
  同样,在许多国家作为出售化妆品的另一些主要渠道的杂货店和药房,在巴西却远远不能计算在内。除了许多大的连锁杂货店之外,巴西大多数小药店很小,没有足够的店面充分展示化妆品,而且,这种小药店在消费者看来也主要是购买药品和个人基本卫生产品而不是彩妆品的地方。
  行业分析人员认为,巴西的超级市场也像药房和杂货店一样没有提供出售化妆品的理想环境,而是主营食品。
  


  眼部彩妆推动销售额,但是美唇和美甲产品更受欢迎。
  在整个调查期间眼部彩妆从低起点上显示出的异乎寻常的增长——几乎增加200%,主要可归因于一部电视连续剧《克隆》(“The Clone”)的成功,这部电视连续剧通过一个主要的人物Jade的生活描绘了摩洛哥人的文化习惯。因为巴西人爱上了Jade和她用黑眼线笔、许多睫毛膏和眼影膏勾勒出光彩照人的眼睛,从而眼部彩妆在这个国家掀起一个巨大的时尚浪潮,使其2002年的总销售达到3.49亿瑞亚尔。
  促成这种突出增长的另一个因素是在Claudia、Vogue和Cosmopolitan这样的妇女和青少年杂志上更富煽动性的广告宣传。这种出版物强调适合于不同季节的时尚新色彩“相貌”,2002年春夏以更娇柔和更精细的色调为基准,而同年秋冬则使用更强烈和更突出的色彩,藉此鼓励妇女购买附加产品。
  在调查期间,彩妆品第二个最抢眼的表现是脸部彩妆的增长超过109%。2002年眼部彩妆的销售额为2.71亿瑞亚尔,比2001年增加14%多一点。然而重要的是要注意到,美唇和美甲产品继续在彩妆品销售额中占有最大的比例,其份额在2002年接近64%。
  
  直销方式占绝对优势
  2002年直销方式继续在巴西彩妆品的销售额中居首位,因为消费者越来越习惯于个人化的方便购物途径和试用新产品。
  雅芳化妆品公司在2002年彩妆品的销售额中保持了它的领先地位,其份额几乎比上一年度提高了两个百分点,接近29%。这家公司的经营方针继续执行它以可被接受的价格向公众特别是巴西广大的第二和第三经济阶层提供化妆品的策略,通过持续的产品开发不断地积蓄雅芳品牌的实力。
  Natura 化妆品公司 2002年紧跟雅芳后面,占有22.6%的价值份额,尽管只提供两个化妆品系列:Natura和Faces de Natura (直接以年轻的消费者为目标的化妆品)。Natura成功的关键无疑是它以有附加值的上等包装提供各种各样好的国产品(其中大部分可以重新灌装)的策略。随着一个先进的新产品开发中心Espao Natura的落成,公司的研究与开发在2001年也得到加强。
  
  Belocap的失利
  因为直销公司加强了彩妆品的销售,另一些像欧莱雅集团在当地的子公司Belocap这样的公司在2001—2002年期间丢失了份额。Belocap的份额下降到略低于11%,由从美国跨国公司露华浓购买巴西的Colorama品牌之后出现的一些小问题直接引起的。从行业资料得知,公司不得不重新谈判销售合同和修改它的商标形象策略,因为巴西消费者在Colorama产品换了新包装以后难于识别它们。
  尽管最初遇到一些困难,欧莱雅购买Colorama已被证明对于巩固它既经营高档彩妆品又经营大众彩妆品的少数跨国公司之一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
  虽然Colorama因其广泛的吸引力和可以接受的价格在巴西市场上占有较好的地位,但是行业资料报道说欧莱雅还是打算通过把Colorama品牌实力和美宝莲的国际技术结合起来并且在Colorama美宝莲纽约系列下销售它的产品来进一步扩大市场。根据行业资料,原来的Colorama和美宝莲品牌在2003年年底之前将逐渐被投放市场的新名称品牌所取代。美宝莲和Colorama两个品牌对欧莱雅有稳定声誉的高档品牌兰蔻和赫莲娜起了补充作用。
  
  本土制造商的不俗表现
  在整个调查期间,彩妆品有一个显著特点,这就是一些本土的彩妆品公司在像欧莱雅和雅芳这样的国际大公司的竞争面前巍然屹立,有不断增长的强劲表现。2002年彩妆品公司10强中,有6家公司是100%巴西人拥有的。
  本土公司Niasi SA因其在美甲产品方面的出色表现而值得注意。虽然竞争者们在美甲产品方面的份额继续停滞不前或者下降,但是Niasi SA却设法使其份额增长了两个百分点,从2001年的25.5%提高到2002年的27.5%。这种结果归功于单一品牌Risqué,它因为Colorama从露华浓转移到欧莱雅而得以流行。
  Laboratório Avamiller化妆品公司也在彩妆品尤其是美甲产品的销售中有突出表现,2002年的份额保持19.7%。Laboratório Avamiller成功的关键与战略上的产品特许有关系。2000年初,公司选择巴西最受欢迎的著名人士之一Xuxa作为其Impala美甲产品系列的形象大使。
  


  Botica Comercial Farmacêutica Ltda或称O Boticário因其有力的特许体系、在巴西超过2200家的商店和一个给人深刻印象的品牌Portfolio而成为另一个重要的本国制造商。2002年O Boticário在彩妆品方面排名第六,总价值份额略低于5%,主要原因是它在美唇产品方面的实力。
  跟在O Boticário后面的是本土公司Marcelo Beauty和Laboratório Dr NG Payot do Brasil SA,分列第七和第十,份额分别为2%以上和1%。
  2002年,露华浓的巴西子公司Ceil Comercial Exportadora Industrial Ltda的彩妆品份额下降到1.2%,使其成为第九个最主要的公司。虽然份额下降大部分应归于2001年7月把它的Colorama品牌卖给了欧莱雅,但公司也受到另一些问题的困扰。尽管在彩妆品的销售中定位于大众产品的高端,并且有一个积极进取的集中销售策略,露华浓产品也被巴西消费者认为太昂贵而有失众望。
  
  妮维雅——停滞不前的市场份额
  总的说来,德国Beiersdorf集团的巴西子公司BDF Nivea Ltda在整个调查期间取得中等的收益,证明了妮维雅到2005年年底之前成为它所经营的所有产品类型中的领导者的野心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吹自擂。在彩妆品方面,2002年公司份额继续停留在0.3%。
  
  资生堂考虑在当地生产
  日本人的高档化妆品厂家资生堂在1996年通过进口商Cosmosenses首次出现在巴西。在第一批进口产品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公司2001年初在巴西开创了一家完全自有的子公司——一个吸收了3820万美元投资的项目。这个策略的一部分也包括用大约3000万美元取得以前由Shizen拥有的经销商Cosmosenses。
  资生堂决定进入竞争激烈的巴西彩妆品市场,是根据巴西不仅有世界上最高水平的化妆品和盥洗品需求,而且在南美南方共同市场贸易区内有着战略位置。贸易出版物报道说,资生堂不久可能考虑在巴西当地进行生产。
  
  MAC和LG开店
  2002年11月,雅丝兰黛的国际彩妆品MAC在圣保罗高档次的Shopping Iguatemi开设了它的第一家精品店。根据行业资料,雅丝兰黛在巴西只有一个品牌倩碧,这个品牌在Shopping Iguatemi也有一家商店。为此,MAC专门由一家在1965年建立的公司Brasif经销。Brasif在巴西八个国际机场拥有26家免税商店的特许权,并且在国内机场有11家Brasif购物商店。除了在Iguatemi的商店和规定2003年也开设在圣保罗的一家MAC中心商店之外,还可能在里约热内卢开创一家新商店,为MAC在2005年以前开创5到10个销售点的中期扩展计划奠定基础。
  韩国著名的电子电器商LG也在2002年9月通过进口商MOOI商贸服务公司把一种新的彩妆品系列LacVert引进巴西。
  
  美国
  
  彩妆品的增长速度在2002年有所下降,销售额增长3.4%,而在2001年为5.2%。尽管拥有有利的流行趋势和技术革新,彩妆品的销售额仍然不能与2001年的增长率相比。软弱的美国经济和消费者抛弃粉底——彩妆品第二个最大的领域——的运动,促成了2002年增长率的下降。然而2002年除了化妆粉之外所有彩妆品的销售额都有所增长。
  
  技术继续推动销售额
  像在2001年一样,以技术革新为特色的新产品推动了2002年彩妆品销售额的增长。这些产品满足了消费者使用耐久、施用方便、有治疗作用和皮肤光亮的愿望。广告宣传鼓励消费者试用这些产品。
  美唇产品极大地受益于产品革新和以光泽而色彩浓郁的嘴唇为重点的流行趋势,在2002年有6.5%的增长,但不敌2001年的8.3%。“9·11”之后消费者寻求唇膏类产品的安慰,支持了2001年的销售额。
  在2002年,美唇产品得到在2001年投放市场的抗转移唇膏流行的继续推动。宝洁公司2001年引进的抗转移PermaTone在美唇产品中引起轰动。PermaTone技术的目标是改进露华浓1994年的ColorStay唇膏,据称它产生的持久嘴唇色彩在8小时内说话、吃油腻食物和接吻都不能使其褪色。
  宝洁公司异乎寻常地把PermaTone技术引进它的两个品牌——Max Factor和Cover Girl。这两种唇膏与传统的唇膏不同,使用了2套系统:带有由颜料和硅酮基聚合物构成的PermaTone合成物的嘴唇色彩以及一种明亮的、保护性的、保湿的面层。
  外涂层的保湿特性是用来克服初期抗转移唇膏的缺点——嘴唇干燥。尽管挂着高价的标签(12.75美元,Max Factor Lipfinity Lip Color比一支标价12美元的高档倩碧唇膏还要昂贵),消费者对Max Factor和耐久型Cover Girl产品表现出强烈的需求。
  两种唇膏的问世,使得2002年Cover Girl品牌在彩妆品中份额增加了0.3个百分点,达到10.1%,而耐久型的Max Factor品牌在2002年能够扭转过去份额的减少再获得0.2个百分点的份额,达到2.1%。因此,宝洁公司以13.2%的份额改善它的季军地位,比2001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美唇产品也受益于以提高光亮程度的技术为特点的其他的产品引进,这些技术使嘴唇看起来特别有光泽。
  2002年眼部彩妆也表现出良好的增长,销售额几乎提高了5%。产品革新和突显眼部的流行趋势起很大作用。就新产品而言,2001年和2002年值得注意的新产品包括更持久的眼影膏和容易产生更长更密睫毛的睫毛膏。
  倩碧和雅丝兰黛开发的眼影膏利用一种特殊的超微碾磨技术,以产生强烈色彩和更持久地留在眼部的超微颗粒来形成眼影。值得注意的新浓密睫毛膏包括Prescriptives的False Eyelashes睫毛膏、美宝莲的Lash Expansion Thickening睫毛膏和欧莱雅的Lash Architect 3-D 睫毛膏。
  引领市场的雅丝兰黛在它的雅丝兰黛、倩碧和Prescriptives品牌下投放了几种新的眼部彩妆,使公司在2002年的份额提高了0.2个百分点,达到24.4%。而竞争对手欧莱雅集团也受益于兰蔻、美宝莲和欧莱雅品牌旗下新的眼部彩妆,使它的总份额提高了0.3个百分点,达到23.5%。
  
  脸部彩妆销售额增长放慢
  脸部彩妆的销售额在2002年稍有增加,增长率只有不到1%。2001年几乎4%的增长以后,脸部彩妆在2002年经历了最低的销售额增长,因为消费者不再使用粉底而转向带色彩的保湿剂和美黑剂。在调查期间的后期,粉底的技术进步曾支持了脸部彩妆的大幅度的增长率。
  在2000年 Prescriptives 的Magic——一个以光学反射技术来模糊折皱和皱纹的产品系列——被成功地投放市场以后,许多公司都匆匆引进自己的诉称光反射的脸部彩妆。兰蔻在2001年以其SPF15的光反射兰蔻Photogenic Skin - Illuminating化妆品获得同样的成功。
  尽管消费者对这些光反射产品的需求仍然很高,但是像露华浓公司这样的大众产品生产者进入这个领域(露华浓Skinlights),却降低了总体价位,难以提高这些产品的总销售额。露华浓的Skinlights虽然取得成功,但是2002年露华浓彩妆的份额却下降了0.7个百分点,使得公司份额总体上下降了1个百分点,仅为11.4%。
  为了吸引有年龄意识的消费者群体,制造商也继续开发那些可能有助于使妇女看起来更年轻的产品。值得注意的包括带有活性铜的Neutrogena Visibly Firm Moisture化妆品,据称以其取得专利的活性铜输送系统可以在四个星期内使皮肤恢复结实而有弹性,Almay 带有激动素(Kinetin)的SPF15皮肤平滑粉底,据称可以在两个星期内使皮肤看起来更平滑。
  
  金属物质为美甲产品增加光泽
  经历了2001年0.8%的下降之后,受益于技术革新和更加有利的流行趋势,美甲产品的销售额在2002年增长0.8%。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高速增长以后,指甲油的销售额在1998年开始下滑。但是2001年在Del实验室引进Sally Hansen铬美甲化妆品(特点是用超微纯银粒子产生镜面抛光效果)以后,指甲油又重新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时尚刊物的编辑对这种指甲油的超级光泽大加赞扬,驱使消费者去购买这种产品。
  除金属物质之外,制造商设法重新引起消费者对带有种种发光、闪光新抛光层的指甲油的兴趣。美宝莲利用它的Wet Shine唇膏的成功制造了美宝莲Wet Shine Wet Look Nail Color。Del实验室也继续以其2002年秋天投放市场的Sally Hansen Nail Prisms Nail Color制造产品新闻,这是一种用来在每片指甲上产生一道彩虹的已经取得专利的指甲油。
  由于Sally Hansen铬美甲化妆品和Nail Prisms Nail Color成功地投放市场,Del实验室使其2002年的彩妆品份额提高了0.3个百分点,达到2.8%。
  指甲油的销售额也受益于在时尚杂志中重新开始强调鲜明的指甲色彩。由于对指甲油的需求提高,指甲油清洗剂和指甲护理产品的销售额在2002年也有所增长。
  
  时尚趋势帮助化妆品提高销售额
  时尚对娇柔而华丽外观的推崇,帮助彩妆品提高了2002年的销售额。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华美宽松上衣、镶边的小山羊皮袋和系带的长靴与尖细的鞋跟,成了杂志上的主要形象。时尚杂志的评论突出了眼部轮廓分明、嘴唇丰满光亮的明亮面容。就脸部彩妆而言,为了产生一个容光焕发的面庞,光反射粉底的使用受到欢迎。
  2002年,设计者和时尚杂志的编辑同样看重轮廓分明的眼部,暗烟色的眼部大受欢迎。对于杂志的时装报道来说睫毛同样重要,特点是使用假睫毛和浓厚的睫毛膏。就像2002年秋天那样大胆的嘴唇、非常明亮的嘴唇受到推崇。鲜明的、有金属光泽的指甲色彩在2002年也为人们所看重。
其他文献
“备受国内外零售业界关注的第12届亚太零售商大会暨展会将于2005年9月6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目前筹备工作进展顺利,海外报名参会参展的人数已有1000多人,国内许多省市商务主管部门和地方商会(协会)也都在积极组织零售企业和产品供应商参会参展,届时将有几千名国内外各界代表参加这一国际性盛会,展会参观人数预计可达数余万人次。”这是亚太零售商协会联盟副主席、第12届亚太零售商大会暨展会组委会执行主任、
期刊
成都人对时尚类商品热气很高,他们在2004年底前后,选出主导2005年的时尚生活的100个品牌。在选出的品牌中,化妆品、手机和数码产品跃然榜上,表明了成都人新的时尚观 :科技与美丽,成为成都市人的代表。  在排行榜上有:兰蔻、雅诗兰黛、玉兰油、碧欧泉、资生堂等化妆品牌和海尔、摩托罗拉、诺基亚……在100个时尚品牌排行榜上,兰蔻排名第三,名列前茅,成都姑娘喜欢它。  选出100个时尚类品牌后,将在全
期刊
为了进一步提高现代美容专业技能水平,解決美容工作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加强东南亚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现代美容学术技术交流,中国保健协会医学美容学会拟定于2005年8月初在中国福州市召开第九届东南亚地区医学美容学术大会。现开始征集以下内容的论文:中医药美容的基础理论及临床研究进展;针灸、按摩、穴位等在美容中的应用及体会;中草药在美容临床中的经验总结;肥胖病的基础研究及各种非手术性的临床防治方法、技术、经验总
期刊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新型香水的疯狂需要,香水制造商们给老品牌香水加入了新的香味。  不必重蹈覆辙。香水行业深知如何将现有的流行香型混合,通过推陈出新来使自己获得新生。这使得化学公司努力发掘新的天然产品,用多种方式使香料作物杂交,开发土生的植物香型。  十个顶级的男用和女用香水2003年表现不佳——总销售较去下降两个百分点——香水业者在寻求唤醒消费者的新途径。香水经销商们希望象2003年的新产品那样激发
期刊
家用香料的市场在扩展,促进了蜡烛、香块和其他方面的创新。  创造一种好心情、振奋精神、令人深思,这些都是家用香料的新用途。家用香料不再局限于梳妆台抽屉里的熏衣香囊,它已经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上升市场,包括蜡烛、薰香剂、香精油、香块、厕所清新剂、熏衣草喷雾剂以及一些形状特别的结晶体、石块、油膏和薰香等。根据Kline & Company有限公司消费品生产部经理卡丽·邦妮的说法,家用香料市场的销售额在2
期刊
喷雾样品对营销人员和顾客如是说。  每年有越来越多的新型香水推向市场,产品寿命周期变得越来越短,这就不奇怪为什么高档香水在欧洲和美国这两个市场的竞争都极为剧烈。消费者受到香水营销信息的轰击,导致品牌忠诚度的弱化。营销人员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才能从拥挤的市场上冒出头来。  不容置疑,一位消费者对香水的第一印象必须是一个好印象,而且必须是一个持久的好印象。实践证明,用喷雾剂型的香水样品促使消费者试用是一
期刊
尽管2003年香水在西欧市场的销售急剧衰退,在东欧市场的销售却猛增了18.3%。  东欧和西欧这两个市场的销售占全球香水市场220亿美元销售总额的46%,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而且,这两个市场有着各自极为不同的表现。  在2003年,西欧是全球香水市场最有价值的地区,占以美元计算的全球销售额的近40%。这一地区的重要性源于高档产品所占比重较大,也源于消费者倾向于购买优质名牌的愿望。然而,受多种因素的
期刊
天时、地利、人和,是任何事业的必备基础,缔造完美韩妆体验空间,是上海前琳化妆品商贸有限公司的目标,他们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一、 地利    上海前琳化妆品商贸有限公司所处的地理位置可谓得天独厚,时尚繁华的淮海路悄然一拐,便是幽静高雅的思南路,若说到上海这座城市的雅致之处,思南路可算是一处坐标,而缔造了依芙婕、维尔那等韩国全进口化妆品品牌的前琳化妆品公司正坐落于此。韩国时尚的极尽完美精致,一旦
期刊
3月26日,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原内贸部商业信息中心)主持的分行业市场综合占有率前十名品牌评选结果揭晓暨授牌典礼,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创业仅5年的民营化妆品新锐迪彩品牌,坚持走“依托大店,成就品牌”的独特品牌建设路子,在竞争白热化的洗化界,凭借近年来在大型零售终端的精耕细作,一举跻身美发产品市场综合占有率前十品牌。   据迪彩营销总监胡明烨先生介绍,迪彩创业之初,中外日用品巨头早已在中国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