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创新自信”

来源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c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中国创新能力的质疑已不算新闻。不过最近在国内某论坛上,有与会嘉宾在谈到中国创新能力何时能赶上美国时说,至少我活着时没戏。此言一出,还是吸引了不少眼球。
  中国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确是事实,且这种差距不单单是在能力水平层面,也体现在体制机制层面。如我国原创性发明还很少,尤其是在世界范围能产生具有重大变革性的科学发现几乎仍是空白。一些重大核心技术更多的还是依靠引进,科研人员研发和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正是这些差距和问题,决定了中国的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很大的距离。
  但另一方面,如果从发展速度来比较,中国的创新能力进步很大。虽然在一些基础研究领域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开始涌现出一些令世界为之瞩目的成果,得到了国际同行们的高度评价。我国还在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在一些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如我国已经从一个高速机车的进口国实现了向出口国的转变,中国制造的一些高档数字机床甚至打进了德国等老牌工业强国的市场。与此同时,一批代表新兴产业力量的创新型国际化企业开始登上舞台,向全世界展示自身独特的魅力。
  很多国外的评论同样对中国创新的发展给出了充满羡慕的论断。主张“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知名学者里夫金到访中国后提出,中国将引领这场重塑世界的巨大变革。美欧等多个研究机构都认为,中国创新能力的提升得益于不断完善的体制机制,正因如此,中国实现了比美欧更有效率、更加快速的发展。很多预测报告也指出,人类科技中心有望实现自上世纪中叶以来的又一次大转移,即从北美地区转向太平洋西岸,而中心的龙头很可能就是中国。
  承认差距,代表了中国在推动创新上的清醒态度,也是中国提升创新能力的前提。但不妄自菲薄,而是充满信心地坚持特色、加快发展步伐,又是中国创新能力得以取得重大进步的根本所在。
  实际上,中国的创新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很多新兴产业领域已被民营企业占据。这样一来,一味用国有企业来衡量创新能力的强弱就显得有失公允。此外,“完全市场化”也只是一种理想的愿景,任何一个高度发达的市场化国家都或多或少地保留了政府干预的做法,不可能给企业不受规制的完全自由。作为一种调节经济的强有力杠杆,政府会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走到前台发挥作用。如金融危机以来,为了提振经济,美欧等一些发达国家都在以政府的名义来推行创新战略和具体的创新项目。
  当前,中国正处在一个需要创新、必须创新的大好时代,而把握住时代机遇的关键,既要有对自身差距的准确认识,更要有“创新自信”。有了自信这面风帆,中国这艘巨轮,会在创新发展的航向上驶得更快、走得更远。※
其他文献
进入冬季后,全国各地陆续遭遇雾霾袭击。为此,河北石家庄某小学的孩子练上了“防霾”武术健身操。该校教导处一位副主任表示,这套武术包括23个动作,其中按压合谷穴和气沉丹田这两个动作有利于肺脏排毒,能提升学生抵御雾霾的能力。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牵着你的手,却看不清你的脸。”网络上各种关于雾霾的调侃,足以说明它对人们日常生活造成的巨大影响。但令人疑惑的是,所谓的“防霾”操真能抵御雾霾吗?一位中医
GPS和GLONASS作为当今世界上在运行的两大卫星导航系统,其广播星历参数的设计和算法各有特点.本文探讨了GPS和GLONASS广播星历参数设计的物理背景,对它们各自的特征进行了分
菲利普·罗斯是美国著名的作家。当他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一天上午,他本来要参加一场重要的学术交流会,可是睡过了头。等他起床时,离会议开始只剩不到十分钟的时间了。罗斯简单收拾了一下,就一路小跑出门了。  穿过一个路口时,罗斯听到一阵刺耳的刹车声,随即就被一辆汽车撞倒了。他被送到医院后,医生说,他的双腿骨折,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康复。撞倒罗斯的是一个老太太,她满脸不安地跟罗斯道歉:“对不起,都
M码信号是GPS系统采取的主要抗干扰措施,M码信号设计是未来军用GPS基础设施的核心问题,美国GPS联合计划办公室已于2001年8月批准了M码信号结构,计划在2003年发射第一颗M码卫
围绕在航天飞行控制中心(AFCC)建立基于仿真系统的、与任务实战同步的航天器故障监视软件这一主题,简介系统环境,论述仿真系统航天器同步故障监视软件的软件需求,分析和设计软件体
北京时间6月11日17时38分,在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在长征二号F火箭喷薄而出的橘红色烈焰中,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
到203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布局完整、技术先进: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传统本科警领域设施得到完善和提升:设施技术水平持续提高;设施共建、英管、共享的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