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专业课教学法探究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激发汽车专业课学习兴趣,应从汽车专业的课程特点出发,结合中等职业院校的生源特点,注意积累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汽车专业课学习兴趣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a)-0139-01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汽车技能人才被国家第一批列入技能型紧缺人才。构建以能力本位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活动课程体系是当今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趋势。形势的发展对职业院校的教师在教学技巧和方法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下功夫,充分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不同学科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教学方法,我针对如何提高汽车专业课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如下探索。
  
  1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多媒体用于教学活动,为常规教学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首先,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有利于把学生导入到教师设置的情境中,大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有助课堂教学的成功。例如:我们在讲述汽车燃油压力的测试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创设一幅老太太在医院量血压的情境图片。教师先引导,医生正在给老太太干什么?同学们会观察并回答在量血压。教师接着引导,老太太为什么要量血压?因为当人的血压过高或过低时,容易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教师继续引导,当人身体出现不适时,医生可以通过量血压判断人体某些疾病,那么作为汽车医生的我们通过给汽车量什么可以判断汽车的某些故障呢?同学们会回答,量油压。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情境图片,会一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动画演示,能有效突破难点。学生在学习汽车各部分原理时,往往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不知所云。例如:在讲授发动机中“油压调节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时,因其内部结构复杂,实物又不可拆,教师只靠语言表达较难教授清楚,学生也难以掌握。如果利用多媒体进行动画演示,能把复杂的原理简单化,学生会很清楚地弄清油压调节器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
  再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视频展示现场法进行多媒体教学。视频展示现场法即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拍摄生产一线的老师傅操作,不仅能让学生获得间接操作经验,还能反思、巩固学过的技能知识,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
  
  2 运用对比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汽车专业涉及的课程中,每门专业课互相联系,同一门课程的不同章节也联系紧密。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对比法”进行教学。在新授内容之前让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激发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例如:我们在讲授发动机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中的电磁喷油器时,可与柴油机的喷油器对比;讲解电子燃油喷射系统时,可与传统化油器式供油系统对比;在讲解自动变速器结构和原理时可与手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原理相比;讲解汽车电子点火系统时,可与传统点火系统进行对比;讲解燃油喷射式发动机怠速控制系统时,可与化油器式怠速控制系统对比;讲解ASR结构和原理时,可与ABS结构和原理比较。在实际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适当应用“对比教学法”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 采用案例教学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汽车专业课教学如果单纯靠“结构—原理—检测”的顺序讲解,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单调枯燥的讲解会使学生毫无兴趣。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常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感觉到理论知识和日常实际操作联系十分密切。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使课堂具有趣味性和生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所谓案例教学法,广义上,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案例教学。教师教育领域中的案例教学,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讨等形式,提高学习者面对复杂教育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方式的总和。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具体的课堂教学案例让学生分析与思考,为学生在教育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是一种极具价值、值得借鉴的新模式。在汽车专业课程中,由于汽车专业的特点,合理采用案例教学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以“捷达王发动机大修后,加速无力,油耗升高,排气管冒黑烟”为实例,教师介绍实践中这个故障的处理过程,分析其中哪些故障原因是最常见的,最后用理论知识来解释实践操作的过程。最后得出故障原因是爆震传感器产生了错误的电压信号,在全负荷时各缸的点火提前角均向后推迟15,这样就会产生上述故障。故障最终原因是由于汽车修理工操作不规范造成的,爆震传感器的拧紧力矩应为20N·m。如果拧紧力矩过大、过小都会使爆震传感器产生错误电压信号。案例教学法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提高了他们实践操作时一定要规范的意识。
  
  4 采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理性认识的基础。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中考落榜者,他们大多文化基础薄弱,所以在专业课程学习上表现的相对困难。他们大多数抽象思维较差,但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他们虽然对抽象的理论表现出没有耐心,甚至没有信心,但他们对技能实践却表现出相对浓厚的兴趣。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先讲理论,再实习操作,效果不是很好。学生由于缺乏对汽车零部件的感性认识,教师在讲授汽车相关理论知识的时候,会令学生由于听不懂而产生厌学心理。因此,我们在讲授新课时,结合学生喜欢动手的特点,可先让学生到实习教室动手去拆装汽车的零部件或总成,让学生对汽车的零部件产生感性认识,同时在动手过程中产生疑问,有些复杂点的零部件甚至装不上去等等问题的产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存在问题给予解答,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被动的学习逐渐转变成自觉地学习。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应从汽车专业的课程特点出发,结合中等职业院校的生源特点,注意积累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能否取得教学成效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孔宪峰.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M].高等教育出版社.
  [2] 解福泉.电控发动机维修[M].高等教育出版社.
  [3] 于光明.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M].高等教育出版社.
  [4] 王彬.如何优化汽车专业的课堂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
其他文献
分析了造成窄密度窗口的原因,从泥浆的技术思路提出在钻井过程中通过提高钻井液体系的封堵能力、抑制能力等措施实现增大钻井安全密度窗口的目的。研制了化学封堵剂AOP-1,性能
研究了有机膦系缓蚀剂在炼油厂含硫废水中的缓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脲基四甲叉膦酸(CRIMP)及硫脲基四甲叉膦酸在含硫废水中的缓蚀性能比同类产品好。确定了适用于含硫废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