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PBL培育法治意识的策略探究——以“预防犯罪”教学为例

来源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veZ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BL即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模式.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PBL培育学生法治意识要讲究策略:精心导学,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升对法治的认识;问题引领,协助小组讨论与合作,提升学生对法治的理解;教师在场,协调分层交流,提升学生对法治的信服与尊崇;训练验收,及时评估,助力学生践行法治意识.
其他文献
戏剧是教育教学中一个相对特色的育人媒介,教育戏剧包含丰富的情境故事和生活哲理,对学生道德情操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颇有价值.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教育戏剧,可以让课堂教学灵动而深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从人民立场出发,探究生态问题的本质,将生态文明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有机结合与统一起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民生观.习近平生态民生观有着深刻的科学内涵:“环境就是民生”点明了生态环境的民生本质,“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强调了生态环境的民生指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诠释了生态环境的民生价值,“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指明了生态建设的民生目标.习近平生态民生观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质和价值意蕴,是指导新时代生态民生建设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已经成为思政课发展的重要内容.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和非义务教育阶段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的不同,以及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尚未出台等原因,初高中思政课一体化未及预期.分析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思政课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对比研究初高中思政课教学实践的“同”与“异”,可以帮助我们制订推进初高中思政课一体化的实践策略.
毛泽东榜样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重要成果之一.毛泽东榜样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历史沉淀的结果.毛泽东榜样教育思想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专门性文章、信件、讲话、题词、活动、授予荣誉称号、电文、诗文等.特殊的历史条件,使毛泽东榜样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特征,包括阶级性与社会性相结合、时代性与继承性相结合、思想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毛泽东榜样教育思想的价值与影响,在于其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引领、价值导向、行为规范和实践动员.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证据意识培育,应厘清深度学习和证据意识之关系,切实转变课堂教学呈现方式,即由理论灌输转向证据支撑,由唯标准答案转向证据求证,从而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通过证据的收集、呈现、论证等,主动进行知识构建,促进学生逻辑推理和理性思维的发展,实现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