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极是一个有极强使命感的企业,20年的发展史,就是我们不断追求卓越的历史,使命感是我们发展的源动力。”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极)总裁刘淮松如此富有激情地说。
肩负使命 挺立前沿
20年前,在原电子工业部领导下,肩负着振兴民族计算机产业使命的太极应运而生。
2000年以来,太极确定了做优秀的IT服务商的战略目标,制定10年发展战略。如今太极构建了由规划设计咨询服务、应用软件和解决方案提供服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产品渠道增值服务等主要环节的太极一体化IT服务价值链。太极承担了金宏、金审、中国政府网等多项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项目。
太极20年的历史,是太极肩负使命和勇于承担使命的历史,也是太极不断寻求变革、不断主动创新的动力基础。“我们现在每年的增长率都保持在30%以上,其中软件与服务业务成长更快。”刘淮松很自豪。
持续创新 制胜法宝
纵观太极20年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不断寻求变革、不断寻求创新的历史!持续创新,是太极保持发展活力的关键所在。
体制与机制创新,是企业一切创新的基础。太极成立之初,从事业单位转向企业化运作,本身也是机制的创新,推动了太极前10年的顺利发展。到2002年,太极完成了股份制改造,迈上了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新阶段,也因此驶向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这次深入到产权制度的改革,是以刘爱民董事长为代表的新一代太极人高度使命感和追求卓越精神的体现,是市场竞争规则的必然选择。
“太极各条业务线的领军人物几乎都接受过包括MBA课程的培训,加上每年加盟太极的外部优秀人才,为太极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太极以内外兼修的方式直接加速了太极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刘淮松说。
“我们一直在思考、探索,如何做IT服务才能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创造客户价值。”刘淮松将太极的IT服务业务创新归纳为三个方面:
首先是知识创新。处在用户需求不断变化的时代,只有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和发展,才能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太极要继续打造技术创新模式和体系。IT技术服务不单是技术与产品的问题,同时需要把经验梳理、提炼,形成知识库,太极目前正逐步建立了知识管理系统,并已形成多个重点行业的知识库,公司专家咨询委员会定期组织内部员工进行行业及专业技能的培训交流,以此保证服务团队都能够及时把握最新的技术和最优化的知识体系。
第二是方法论的创新。为了满足用户的高端需求,太极提出了为用户提供IT建设的全生命周期服务的目标,推动基于项目管理的专业服务方法论体系的创新建设,建立基于不断创新的科学IT服务方法论的业务管理体系,确保承担的众多国家及重点行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先进性和高效性。
第三是文化创新。“我们的员工传承了军工企业善于打硬仗的传统,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太极要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军工作风发扬光大。”
刘淮松回忆起2006年的总结表彰大会时的情景非常激动,“2006年,太极承担了国家发改委、国家审计署、公安部、卫生部、引滦入津工程、青岛奥运帆船中心等多项国家重点信息化工程,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等多个难题,许多员工都是主动请缨,全公司15%的员工出差在半年以上。没有对企业的归属感,就没有太极今天的成就。”
事实证明,太极在积蓄企业综合实力的同时,赢得了越来越多客户的信赖和尊重,目前,太极保持了100%的项目客户满意度,用户的忠诚度都非常高。
“责任、尊重、卓越,是我们企业的核心理念,也是太极不断前进的动力和目标。眼前,太极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在国内主板上市,尽快与资本市场接轨,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上谋求进一步突破。我们相信,通过‘技术’与‘资本’的双重驱动,太极走得会更快、更稳健。”
肩负使命 挺立前沿
20年前,在原电子工业部领导下,肩负着振兴民族计算机产业使命的太极应运而生。
2000年以来,太极确定了做优秀的IT服务商的战略目标,制定10年发展战略。如今太极构建了由规划设计咨询服务、应用软件和解决方案提供服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产品渠道增值服务等主要环节的太极一体化IT服务价值链。太极承担了金宏、金审、中国政府网等多项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项目。
太极20年的历史,是太极肩负使命和勇于承担使命的历史,也是太极不断寻求变革、不断主动创新的动力基础。“我们现在每年的增长率都保持在30%以上,其中软件与服务业务成长更快。”刘淮松很自豪。
持续创新 制胜法宝
纵观太极20年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不断寻求变革、不断寻求创新的历史!持续创新,是太极保持发展活力的关键所在。
体制与机制创新,是企业一切创新的基础。太极成立之初,从事业单位转向企业化运作,本身也是机制的创新,推动了太极前10年的顺利发展。到2002年,太极完成了股份制改造,迈上了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新阶段,也因此驶向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这次深入到产权制度的改革,是以刘爱民董事长为代表的新一代太极人高度使命感和追求卓越精神的体现,是市场竞争规则的必然选择。
“太极各条业务线的领军人物几乎都接受过包括MBA课程的培训,加上每年加盟太极的外部优秀人才,为太极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太极以内外兼修的方式直接加速了太极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刘淮松说。
“我们一直在思考、探索,如何做IT服务才能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创造客户价值。”刘淮松将太极的IT服务业务创新归纳为三个方面:
首先是知识创新。处在用户需求不断变化的时代,只有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和发展,才能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太极要继续打造技术创新模式和体系。IT技术服务不单是技术与产品的问题,同时需要把经验梳理、提炼,形成知识库,太极目前正逐步建立了知识管理系统,并已形成多个重点行业的知识库,公司专家咨询委员会定期组织内部员工进行行业及专业技能的培训交流,以此保证服务团队都能够及时把握最新的技术和最优化的知识体系。
第二是方法论的创新。为了满足用户的高端需求,太极提出了为用户提供IT建设的全生命周期服务的目标,推动基于项目管理的专业服务方法论体系的创新建设,建立基于不断创新的科学IT服务方法论的业务管理体系,确保承担的众多国家及重点行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先进性和高效性。
第三是文化创新。“我们的员工传承了军工企业善于打硬仗的传统,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太极要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军工作风发扬光大。”
刘淮松回忆起2006年的总结表彰大会时的情景非常激动,“2006年,太极承担了国家发改委、国家审计署、公安部、卫生部、引滦入津工程、青岛奥运帆船中心等多项国家重点信息化工程,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等多个难题,许多员工都是主动请缨,全公司15%的员工出差在半年以上。没有对企业的归属感,就没有太极今天的成就。”
事实证明,太极在积蓄企业综合实力的同时,赢得了越来越多客户的信赖和尊重,目前,太极保持了100%的项目客户满意度,用户的忠诚度都非常高。
“责任、尊重、卓越,是我们企业的核心理念,也是太极不断前进的动力和目标。眼前,太极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在国内主板上市,尽快与资本市场接轨,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上谋求进一步突破。我们相信,通过‘技术’与‘资本’的双重驱动,太极走得会更快、更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