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报社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几点看法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1bb1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往今来,人才作为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推动者,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企业的发展与繁荣,始终起着关键作用。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高素质的人才,谁就拥有了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谁就赢得了竞争的主动权,对于报社也不例外。现代报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人,因此,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争取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已成为报社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报社人事管理工作的传统思维如果仍不改变,就很难创造出留住与吸引人才的环境,最终将使报社失去竞争与发展的机遇与优势。因此,要使报社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更新管理观念、改变思维方式,打破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一、传统人事管理的特点及弊端
  1、目前市级报社传统人事管理仍处在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阶段,强调以“事”为中心将人作为管理控制的对象,注重人对事的适应性,却极少关心人的内在需求变化,忽视人的可激励性和能动性,抑制了其内在潜能的发挥。
  2、报社传统人事管理工作内容仅限于比较琐细的具体工作,如人员调配、工资调整、人员考勤、职务职称变动、档案保管等,仅属于战术层面的工作,很少涉及报社高层战略决策。
  3、报社传统人事管理主要是按照国家劳动人事政策和上级主管部门发布的劳动人事规定、制度对职工进行管理,对报社发展和职工的需求缺乏长远规划,只是消极和被动地管人才,而没有上升到前瞻式和主动式的求人才。
  4、报社传统人事管理多为行政性业务工作,是以执行政策和控制人员编制为目标的计划性静态管理。管理模式单一,管理方法陈旧。
  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1、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中心,将人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
  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属于动态管理。
  3、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采取人性化管理。
  4、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注重近期或当前工作,更注重人力资源的预测与规划,根据长远目标,制定落实整体开发战略措施。
  5、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上升为决策层,直接参与计划与决策,为最重要的高层决策部门之一,把人的开发、利用、潜能开发作为重要内容。
  三、建立报社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在管理上必须实现“三大转变”
  1、在管理理念上,由“以事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在管理理念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注重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与报社利益的统一,将人才实现自身价值的目标同报社发展的目标有机结合,发掘员工队伍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报社要留住和吸引人才保持其工作热情和责任感,就必须注重他们个人的发展,帮助其制定个人发展计划,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才创造自身价值的能力及时转化为报社整体利益与效益,从而使人力资源与报社发展呈现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实现员工发展与报社利益的双赢。
  2、在管理层次上,实现传统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型转变。人力资源工作在管理中的作用“量化”比较难,但人力资源工作的成效可以通过几个指标来衡量。一是员工的满意率。包括员工对学习培训、薪酬业绩的认可和管理及文化的满意率;二是人员配置包括员工的招聘、内部的提拔及规划、员工的具体工作职责关系;三是资源支持,是否为各部门进而为报社的发展提供了及时有力的资源支持。人力资源部门要从以往的“行政支持”转变为“战略的策划及执行者”,为采编、经营部门提供增值服务,这就需要了解整个报社的经营目标,了解各业务部门需求,并围绕目标实现的高度来设计对员工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态度的要求,深入各个环节来调动和开发人的潜能,所以工作是否具有预见性应成为衡量人力资源部门工作的重要标准。要从日常的人员管理的一般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转向员工的教育、培训、生涯规划、发展规划和资源开发等上来,使管理具有战略性、前瞻性。要加强与各部门的密切联系,取得支持,配合部门的长期发展战略,帮助他们解决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立人力资源部门也是战略经营部门的理念,它的产品是提供有效的服务,着力于人的深度开发,进而产生经济效益。
  3、在管理形态上,由“静态管理”转变为“动态管理”。报社内部要逐步建立起如招聘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的动态管理体系,在保持采编、经营队伍相对稳定的同时,建立起真正的竞争机制,打破干部终身制和身份界限,竞争上岗,择优聘用;畅通人员进出通道,一方面要减员增效,一方面积极引进人才,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局面。努力创造出能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动态管理模式,促进报社员工潜能的发挥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作者单位:皖西日报社人力资源部)
  责编:周蕾
其他文献
【摘要】微博的兴起,开启了自媒体新时代。微博以其自身的传播优势,兴起一股微博热。本文从传播学的“5W”模式探讨微博传播的社会效应。  【关键词】“5W”模式 微博 社会效应    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缩略形式,是继博客之后产生的一种新媒体,也是自媒体时代的新宠儿。任何一种媒介的兴起,都是以传播学理论作为支持。本文从传播学“5W”模式探析微博传播产生的社会效应。  一、传播者:羊群效应  微博的传播者
【摘要】完善风险社会信息控制体系,降低信息流通成本,实现信息与政府、企业、个人的深度融合,使信息真正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创造价值。风险社会信息管理框架的建立是社会控制信息风险、确保社会实现稳定发展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风险社会 信息管理 传播    “风险”(risk)本身并不是“危险”(danger)或“灾难”(disaster),而是一种危险和灾难的可能性。当人类试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