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传统公共图书馆在发展建设中面临着新的挑战。用户的信息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获取信息的方式也从单一化从多元化发展。RFID技术、i Beacon技术、VR技术、AR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新技术与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越来越相关,这迫使公共图书馆不断发展,并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条件和不断变化的用户习惯定制图书馆服务。公共图书馆应对以前的服务内容、模式进行改变,为用户提供智慧服务,才能积极应对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公共图书馆在向智慧图书馆转变时,应以用户为中心,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为用户提供智慧服务。这要求公共图书馆具备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以技术创新带动服务创新。公共图书馆注重服务创新,才能不断迎合图书馆发展中出现的新需求、新服务以及新平台。公共图书馆智慧化服务作为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新形态,将成为图书馆创新发展的新实践。本文采用了网络调研法、文献调研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进行了研究,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说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介绍了国内国外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了创新点。(2)先对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以及创新服务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并说明了两者的关系,然后介绍了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技术支撑:RFID技术、i Beacon技术、VR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云计算技术,最后说明了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3)采用了文献调查法以及网络调查法,选取了13个一级公共图书馆为样本,对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将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智慧服务模式归纳为四个方面:个性化智慧服务、交互立体式服务、空间再造服务、虚拟体验式服务。分析了这些智慧服务模式实践的成效:东部地区公共图书馆智慧化发展较为发达,各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各具特色,各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以人为本以及各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以技术应用为主。同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即公共图书馆的智慧化管理有待加强,公共图书馆重应用轻开发的现象有待改善,不同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发展不平衡、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广度及深度有待加强、公共图书馆的功能需求空间改造有待完善以及不同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智慧化发展不平衡。(4)提出了我国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发展的策略:加强智慧管理,培养智慧馆员;强化科技驱动;拓展智慧服务内容,延伸服务范围,深化服务层次,加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及流动服务建设,完善读者自助服务,深层次整合文献信息资源;打造智慧空间,营造文化信息共享空间及创意空间;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加强国内国际行业之间的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