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两个或者多个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非均等化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是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世界各国大规模地实行工业化发展战略,在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而逐步出现的。我国区域经济差异问题的显现,是改革开放以来梯度推移战略实施的结果。 理论源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也促成了经济理论的重大进展。就国外而言,很多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展开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的论争。从国内来看,多数学者就笔者提出的宏观层面上的地区差异问题展开研究。本论文则以重庆市为例来研究中观层面上的地区差异问题。 论文以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理论为基础,使用人均GDP等指标来量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状况,用极差来衡量区域经济绝对差异,用极值相对差、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来衡量区域经济相对差异。重点从相对差异指标着手较为系统地分析了重庆市内各个区县之间在2001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状况;然后,根据重庆市从1996年到2001年的统计数据,进一步对地区差异做了历史的动态分析。得出重庆市内各个区县之间的经济差异发展呈逐步扩大化趋势的结论。 在对区域经济差异长期发展趋势理论做出述评的基础上,大致判断出重庆市内各个区县经济差异发展趋势和G.J.威廉姆逊提出的“倒U理论”解释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相一致,即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重庆市内地区差距仍将保持一定程度的发散趋势。因此,在分析了重庆市内地区差异逐步扩大从而可能引致的后果之后,得出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必然是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路的结论。 最后,提出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走向协调之路的六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