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人》人名引喻的互文性翻译研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m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喻是相互指向和唤起回忆的标志,这种文学修辞手段可以展现文本的互文性特征。译者翻译引喻时,在不同文本、语言、文化之间建立起复杂的互文关系。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白先勇所著《台北人》是引喻特征鲜明的文学作品。其全本的翻译是由作者白先勇、合译者叶佩霞、编者高克毅组成的翻译团队完成的。在翻译本书的各类引喻中,人名引喻是译者关注的重点,同时也引起了其他学者的广泛讨论。本文借助赫伯的引喻理论及洛克宁的引喻翻译策略,分析《台北人》中的人名引喻及其翻译。在简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文本、研究方法之后,本文回顾了《台北人》英译的过往研究,发现因缺乏有关一手资料而造成对翻译过程中译者和译文的误解。另外,本文总结了引喻翻译和互文性之间关系的研究状况,从而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基于赫伯对引喻的描述性分类研究和洛克宁保留及修正的引喻翻译策略,原文本、翻译过程及译本中的文内引喻、文外引喻、副文引喻、元文引喻共同构成了动态的互文性空间。通过具体分析《台北人》中的21个具有代表性的人名发现,音译、意译、脚注是连接或切断原本和译本之间联系的三个基本翻译方法。在翻译人名时,文内引喻、文外引喻、副文引喻、元文引喻中的文学、文化以及实际策略因素得以显现。基于文本分析,本文最后讨论了赫伯和洛克宁理论的一些可能的延伸,并提出建立可操作的文化互文性空间,推动更多的引喻翻译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过氧化氢(H2O2)所致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mouse neuroblastoma N2a cells,N2a)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探讨ERK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 在N2a细胞培养基中加入一
文章分析了潍坊市区大气环境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特征,监测的污染物为PM10、SO2、NO2、PM2.5、O3、CO共6项。2015~2017年SO2和NO2年均浓度基本呈下降趋势,均低于国家二级标准,SO
随着我国现代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高层已经成为了现阶段我国建筑的主要形式.在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尽管其已经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其造价也越来越高,因此,建筑
介绍了330dtex/60f粘胶竹节丝的纺制原理、工艺条件、物理机械性能指标及成品外观质量,试纺表明,采用FCT-3000型连续纺丝机纺制竹节丝,工艺稳定、可编性良好,与330dtex/60f粘胶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