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是当今我国的最大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确实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保障他们的生活权益的最好办法之一就是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关注的是农村居民最关心的、最直接的和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其核心功能就是保障农村居民在年老、失业、患病时的基本生活,消减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机会不均等带来的影响,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自我国开始推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各地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农村贫困现象得到缓解,贫困农民的生活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可是由于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立法滞后,缺乏高效和强有力的法律手段,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困难重重,而且在实践操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在法律层面上深入研究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旨在为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的设计提出一些建设性看法。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概述,从概念和特征入手简要介绍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法律理论基础,以法理学的角度细致分析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肯定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的理论意义。第三部分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实根源,从我国现在的国情出发,阐述了我国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说明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的现实意义。第四部分为对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现状分析,具体概括了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并从立法和政策理念、保障标准、保障对象、筹资机制、政府责任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部分为对健全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的构想,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法律规则着手,就建立该制度的具体内容的几个方面问题做了具体论述,对完善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进行了探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