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低损失机械化收获的油菜角果抗裂角性和株型结构与拨禾机理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youggyyv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机与农艺相融合一直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短板,我国作为世界主要的油菜生产大国之一,油菜机械化收获技术水平却不高。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之一是现有油菜联合收割机与油菜角果抗裂角性和油菜株型结构特征之间的不匹配。油菜角果抗裂角性差、分枝过多交叉缠绕、角果成熟不一致的特性导致了大量机械化收获损失,尤其是割台损失。为了研究面向机械化收获的油菜角果抗裂角性大小和株型分枝结构特征,筛选出适宜机收的典型油菜品种,本文采用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基于生物学、形态学、遗传学、碰撞力学和随机过程理论等,对油菜角果抗裂角性和株型结构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对油菜角果抗裂角性的检测与表征方法进行了研究,基于油菜机械化联合收获的实际工况,提出了便于田间检测,可以真实反映收获期田间角果抗裂角性的二自由度随机碰撞法,确定了其合理的碰撞参数。并将此方法与摇床随机碰撞法和拉裂法进行了对比分析,EDEM仿真发现二自由度碰撞法的钢球运动相比摇床碰撞法下速度更大、更均匀,且无打滑现象。使用三种方法对不同油菜品种相同条件下的角果抗裂角性进行检测,对比分析测试结果的稳定性和区分度,发现二自由度随机碰撞法的结果重复性更好、对品种间角果抗裂角性的区分度更高。通过比较同种含水率下田间角果和室内水分平衡后的角果抗裂角性发现,田间角果的抗裂角性显著低于室内水分平衡角果,这说明田间实时测试角果才可体现角果的真实特性。因此,二自由度随机碰撞法是一种更可靠的角果抗裂角性测试方法。2、采用二自由度随机碰撞法对全株油菜角果的抗裂角性进行了测试,使用皮尔森相关性和灰色关联度方法综合分析了角果形态特性(角果长、宽和厚,果皮厚、角喙长、角果体积和千粒重等)和株型特征(株高、主茎杆直径、分枝数、最下分枝起点高度和相对高度、分枝长与分枝角度、分枝集中度、分枝角果层直径与厚度等)与角果抗裂角性的相关性,发现角果抗裂角性与果皮厚度、千粒重、角果厚度和相对分枝起点高度呈显著正相关,应在品种选育过程中予以加强研究。研究了油菜品种、角果着生部位、角果尺寸、种植年份等外在因素对角果抗裂角性的影响,发现油菜品种和角果着生位置和对抗裂角性和角果大小均有显著影响。通过对全株油菜角果测试发现田间油菜植株的分枝角果的抗裂角性显著高于主花序角果,而主花序顶端和底部角果的抗裂角性较差,因此,在收获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植株顶部的打击碰撞,喷洒脱水剂时应重点对中间部位的角果喷施。3、对适宜机械化收获的油菜角果抗裂角性和株型分枝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为了筛选可靠的抗裂角油菜品种,对不同转速下的拨禾轮弹齿与油菜角果间的碰撞力进行测试采集与分析,得到了收获机在拨禾轮低速、中速、高速回转速度下的弹齿碰撞力大小,建立了角果抗裂角性二自由度碰撞法的抗裂角指数SRI与角果抗拉裂力F间的数学关系,并结合弹齿碰撞力的测试结果得到了满足割台收获期望的田间角果抗裂角指数大小(0.583)。通过对试验品种株型统计和形态分析,发现分枝角度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分枝起点高的株型更利于植株的光合作用,角果发育更好,产量更高。结合联合收获机的工作原理与过程,总结得出适宜机械化收获的油菜株型应具有株高较低、分枝少、角果层集中、株型紧凑、种子饱满、抗倒伏性强的特征。并对本研究中所得到的具有少分枝和抗裂角性试验材料进行了转录组分析,通过调查分析相关显著差异表达基因,推测油菜分枝发育可能与细胞分裂周期和细胞质分裂相关,抗裂角性可能与植物光合作用和花期相关,其在分子水平上为分枝的形成和抗裂角调控方面提供了新的研究依据。4、针对油菜角果易裂角特性和分枝结构特征,结合联合收获机拨禾轮的作用和工作过程,提出了一种适于油菜株型收获的拨禾轮弹齿轨迹。入禾阶段弹齿以一定契合油菜分枝的角度入禾以减少碰撞力,推送过程弹齿应具有向割台内部方向的主动速度以便更好地推送油菜,离禾阶段弹齿角度应较小以防止挂禾。并根据弹齿轨迹对拨禾轮的结构进行了改进,通过对标准偏心拨禾轮和改进后拨禾轮的弹齿轨迹运动学分析和仿真发现改进后拨禾轮弹齿的每周作用范围更大,通过田间收获对比试验发现,改进后拨禾轮的割台损失率低于标准拨禾轮,说明改进后的拨禾轮更有利于油菜的收获。对筛选出的利于机械化收获具有典型抗裂角性和分枝结构特性的C6009品种进行田间机械化收获对比试验,发现其株型结构特征更有利于降低收获损失。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5G(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和超5G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日益激增的无线终端通信设备充分利用了这些蓬勃发展的技术,为实现终端用户之间无处不在的数据监测和灵活信息共享提供了可能。人们也更加倾向于通过无线终端设备来共享私人信息,如位置信息和电子健康信息等。这种以用户为中心、数据密集型服务也吸引了敌手的注意力,让其在发现隐
我国石油工业起步较晚,国内的石油开采与输送设备尚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石油需求。潜油电泵作为石油开采的核心设备,其性能与稳定性的提升已成为国内外石油开采装备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现有研究尚未完全明晰潜油电泵水力部件几何结构参数与潜油电泵性能之间的关系,而针对其运行稳定性的研究尚未形成完整体系。因此,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雷诺数与间隙尺度对多级泵动静腔不稳定流动的影响机理研究”资助下,对某一典型潜油电泵
锂硫电池具有理论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和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下一代储能系统的热门选择。然而其商业化道路依然面临诸如实际能量密度远低于理论值、循环寿命短和安全性能差等问题。多硫化锂易溶于电解液且扩散至锂负极发生副反应,引起穿梭效应,活性物质的不可逆损失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商用聚烯烃隔膜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且孔径较大,对多硫化锂穿梭效应的抑制作用较弱。因此需要对聚烯烃隔膜进行改性,以满足高比能、长寿命
随着噪声环保政策的相继出台和生活品质的日益提高,用户对家用电器相关产品的低噪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掌握空调器风机气动及辐射噪声产生的机理及如何在风机设计方法的基础上,降低风机系统的噪声水平及应用研究能力,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基于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空调器风机系统的内部空气动力噪声和谐波噪声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旨在建立空调器风机系统气动及辐射噪声的研究和控制,主要研究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强有力地带动了我国的经济增长,而轮毂是汽车的重要行驶部件,轮毂的质量好坏与汽车的安全运行有直接关系,严重制约品牌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由于人工检测轮毂质量的手段和方法会导致大量误检和漏检,所以,迫切需要一种智能检测方法用于提高检测质量。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工业视觉技术,以自动获取特征、适用范围广、鲁棒性强、效率高等特点迅速取代传统工业视觉技术。然而汽车轮
温室光环境是影响温室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且与温度之间存在强耦合关系,不同光温环境组合下作物生长差异显著。在温室生产中,室内光照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对于温室多层立体栽培,由于栽培架结构特点,光照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如何根据温室内实际环境进行合理补光,最终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成本的目的,已成为温室生产特别是多层立体栽培生产中光环境高效调控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现有关于光环境调控
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社会稳定的基石,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国民经济、和谐社会起到重要支撑作用。面对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中小企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市场开拓难、融资难、招工难、创新能力不足等。十九大报告指出,各级政府要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道路是明确的,但是中小企业创新基础薄弱,创新资源匮乏,研发能力不足等问
目的:众多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脂质成分驱动的发生在动脉管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由此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致死、致残率极高,严重威胁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Th17细胞新近被证实是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慢性炎症应答的炎症细胞,但其具体作用及机制尚不明确。本论文进行了如下研究:(1)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分化比例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分析Th17细胞分化比例对冠心病患者易损斑块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
与集中式驱动电动汽车相比,轮毂电机简化了传动机构,具有传动效率高,响应速度快,更容易实现力矩控制等优点。但是面对汽车复杂的驱动/制动工况,传统单内转子或者单外转子电机驱动的电动汽车很难在满足复杂驱动/制动工况下保持电机高效率运转。与此同时,双转子电机是一种可以实现能量灵活传递的新型电机,可以作为轮毂电机满足汽车复杂运行工况的需求。再生制动能量回收技术可以在汽车制动过程中将汽车的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存
我国颁布实施的《绿色轮胎技术规范》指出:我国的轮胎产品应朝着低行驶噪声、低燃油消耗率、更短的制动距离以及更好的耐磨性等方向发展。然而,在轮胎产品的研发过程中,欲提升其某一性能时,往往要以牺牲其他性能作为代价。轮胎的诸多性能间存在矛盾特性,即便通过改善橡胶材料的配比和轮胎胎体的结构,目前也还不能得以有效解决。随着仿生学理念在轮胎中的融会通浃,研究仿生轮胎有望成为协同提升轮胎诸多性能的一种方法。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