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丽丝·门罗,第十三位女性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被誉为“当代契诃夫”及“现代短篇小说大师”。她的作品以丰富的内容、独特的风格及深邃的内涵享誉文坛。门罗致力于描写加拿大普通人尤其是普通女性的日常生活,擅长捕捉她们复杂的心理,从而带给读者丰富的情感体验。门罗最具代表性的短篇集《逃离》已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其研究重点多集中于女性主义、主题分析及叙事策略,却鲜有评论家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对其进行系统分析。本文以《逃离》中的短篇小说为例,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相关理论,分别从伦理身份、伦理选择及回归伦理三方面,梳理其伦理关系、分析其伦理困境,探究其深层的伦理原因。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引言部分概述了艾丽丝·门罗的主要作品、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评介本文的理论依据,包括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起源与发展,并对门罗作品中的伦理问题进行了概括性陈述。第二章主要分析《逃离》中女主人公在社会及家庭中的伦理身份,论述违背伦理身份所造成的负面后果。第三章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中的斯芬克斯理论为切入点,探讨女主人公在不同伦理困境中做出的伦理选择,进而讨论伦理选择背后的本质原因。第四章探讨回归伦理的主题及其对当代人们的启示,阐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教诲意义。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与升华,概述论文的主要观点、论文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指出文学伦理学视角下的门罗作品研究不仅有助于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系统深入地把握门罗的创作理念,而且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