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中国和印度关系的改善及其美国因素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minghua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与印度同为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也是亚洲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它们都曾为亚洲及世界创造出了璀璨的文化,作为邻邦,在长达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两国之间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往来。其间也有不少曲折。新世纪,中国与印度之间的关系被世界称为“龙与象”之间的发展与合作。两国都在快速的实现自身的经济增长,中国以供应全球的制造业与对外出口取胜,而印度则以信息产业与高科技服务著称于世。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和印度两国,正在成为推动亚洲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并且使世界经济活动中心逐渐从西方向东方转移。亚洲这两大巨人的快速崛起,引起了超级大国美国的关注,直接导致了美国对中国和印度政策的改变。正如,美国布鲁金斯学会总裁、前副国务卿塔尔博特认为,“美国、中国和印度三角关系非常重要,有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决定世界的格局。”美国和印度关系的微妙变化,给中国提供了一个明确信息——美国正在亚洲改变其外交战略,重点就是南亚地区,以便遏制中国的快速崛起。因此,本文将围绕新世纪中国和印度两国关系的改善,以及美国因素在其中的影响运用博弈论作一分析。本文结构如下:一、新世纪中国和印度两国关系的改善。重点分析中国和印度关系改善的表现及其原因。由此证明,新世纪两国关系的改善是两国政府对现实的理性选择。二、中国与印度两国关系发展的历史回顾。从1950年至今中国和印度关系的发展变化,经历了五个阶段。由于历史因素,中国和印度两国人民之间存在很多误会,尤其是历史上两国边界的问题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证明新世纪中国和印度两国关系的改善是总结历史经验的必然结果。三、指出新世纪中国与印度关系改善中所存在的美国因素。运用博弈论,分别阐明新世纪中国和美国关系、美国和印度的关系、美国在“9·11”事件之后的新南亚战略、以及美国因素在中国和印度关系改善中的地位和影响。结语部分:对中国和印度两国关系在新世纪的发展趋势和走向做一分析预测。2004年,在北京举行的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创立50周年大会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了题为“弘扬五项原则,促进和平发展”的重要讲话,其中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张,并郑重宣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继续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可见,在中国和印度快速崛起这个不争的事实面前,中国和印度两国都需要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所以,中国和印度关系在新世纪的发展与合作将遵从“和平共处”这个目标而共同努力。本文的研究特点,是以新世纪中国和印度两国关系的改善为起点,以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的方法,证明新世纪中国和印度两国关系的改善是两国政府对现实的理性选择,也是两国关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中国和印度两国关系的改善也离不开美国因素的影响,而且,今后南亚地区将上演中国、印度和美国三国的博弈。
其他文献
2003教育部新制定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写作新教学的目标,强调"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
  目的:建立和优化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寻找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方法:提取大鼠脑组织中的蛋白酪氨酸激酶,建立基于酶联免疫吸附方法的酪氨酸激酶抑制
我国目前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关键时期,农业科技以及创新技术在此期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不断促进着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的整体发展,以及城镇化
目的比较分析1.5T核磁共振成像(MRI)、多层螺旋CT(MSCT)分别诊断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IS)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SIS患者,均予以MRI、MSCT检查,对比分析两种诊
现有医疗设施运维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不合理与局限性,导致对现代医疗设施运维管理绩效的评价效果不理想。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医疗设施运维管理绩效的相关研究,对已有的七个评价
投资股票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投资者为了规避投资风险,需要评估企业的内在价值,股利贴现模型是评估股票内在价值的基本模型。本文选取2018年年底退市的一只股票,运用多元
本文从抗衰老的基础理论出发 ,探讨中药多糖类成分的抗衰老作用与现代应用。综述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 :①加强DNA的复制与合成 ,提供必需的微量元素与营养来延长动物的生长
紧密结合海峡科技生态城防洪排涝规划设计,通过园区竖向标高规划设计实践,提出滨海园区竖向规划的一般步骤及技术路线,运用防洪排涝规划分析论证了园区的竖向规划与洪水、涝
此论文的主题是分析现当代的魔幻小说和科幻小说中的英雄和恶棍形象。研究对象是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和英国文学作品中的类似角色的道德表现。论文比较了《三体》的主角们
在《诗经》这部古老诗集的305篇诗中,或隐或显涉及动物的篇章达170多篇,占全集的一半以上。面对如此众多的动物物象,孔子发出了“多识”其名的教导与号召,而笔者则认为有必要对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