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带动了国际间交往的不断增强,这一点无论是在交往的频率上还是深度上都有体现。然而,由文化干扰引发的交际问题也随之增多,这些问题很大程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带动了国际间交往的不断增强,这一点无论是在交往的频率上还是深度上都有体现。然而,由文化干扰引发的交际问题也随之增多,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可归因于交际主体各自所处的文化背景下迥异的文化模式。本文从文化研究领域中的文化模式理论出发,分析了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的典型案例,力求探索减少跨文化交际冲突的理想途径。论文以霍夫斯泰德的价值取向理论和霍尔的高语境与低语境文化模式理论为主要依据,通过大量新闻媒体报道,从不同文化模式的角度分析了一个典型的中美跨文化交际的失败案例。论文在最后引入了文化移情理论,目的在于帮助国际交往者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减少交际困境的出现,实现成功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其他文献
在文化领域里,存在这一些与生物基因相对应的东西,它们不是物理的成分,而是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中的某些成分,它们是通过人际交往而传播和延续的。1976年,牛津大学动物学家道
乳酸菌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s)指的是乳酸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向菌体细胞外及其所处基质中分泌的多糖类物质,研究发现,乳酸菌EPSs具有独特的流变学特性和抗氧化、
综述近年来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作用机制的研究文献,总结针灸治疗IBS疗效机制主要通过如下途径:(1)通过交感神经调节肠道应激反应,调节肠道功能和肠道运动;(2)通过神经内分
先秦时期是汉语量词的萌芽时期,也是建立汉语量词发展史所不可回避的一个时期。前辈学者已经对先秦时期的量词进行了考察,只是成果很少,目前只有杨晓敏先生《先秦量词及其形成与
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翻译理论,尤其是涉及文学作品的翻译理论,一向是大家争论的焦点。本文通过分析关联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试图探索是否有可能、有必要建立单一的理论来
<正> 1945年至1949年的台湾文化,是一个明确的转折时段,是台湾知识分子在遭受殖民统治后,踏上追寻祖国文化回归之路的重要阶段。《台湾文化》(1946.9.15-1950.12.1)的生存岁
<正> “洛誥”:“王命作册逸、祝册惟告,周公其後,王賓、殺、(?)、咸格,王入太室(?)。王命周公後,作册逸誥。”這是極費解的一段經文。歷代經師舊讀“王命作册(讀)逸祝册(讀)
<正>图书是人类记录一切成就和思想的重要工具,也是人类交流感情、取得知识、传承经验、互相往来的主要媒介。图书的形式蕴含人类审美趋向,主要体现在书籍本身和记载的内容。
目的研究重症中暑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集束化治疗方式。方法重症中暑患者31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6例,对照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解暑治疗,研究组采用集束化治疗
近年来,解构主义的翻译理论对翻译的理论与实践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无论是褒贬,我认为,作为翻译理论研究者都应当首先对这一理论有一个透彻的理解,然后才有可能对这一理论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