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话是人们获取对外界认识、分享个性体验、审视世界的基本方式和重要途径。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呼吁更有效的对话来为之服务,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对话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然而反观实践,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对于教学对话理念存在模糊认识,具体课堂实施存在误区,甚至与对话精神相背离。基于此,本论文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话为主题,尝试从教师、学生、教学环境三个维度对小学语文教学对话实施现状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为有效实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尽微薄之力,为一线小学语文教师科学开展教学对话提供帮助和指导。本文首先对教学对话、小学语文教学对话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然后综合运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访谈法对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Z小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话现状展开调查,并深度剖析不合理对话现象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提升策略。全文共分为五章,概括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论述了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从新课程改革的政策导向、教学理论研究的期待以及一线教师的实践诉求三方面阐明本研究的缘起,分析其必要性和意义,明确本研究的基本问题。第二章,对国内外相关对话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对教学对话三个相关重要概念即“对话”、“教学对话”、“小学语文教学对话”予以分析和界定,论述了语文教学对话类型,主要分为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文本对话三类。第三章,从教育哲学、社会学、教育学方面寻求语文教学对话的理论支撑,并着重分析语文教学对话的实践特征,包括生成构建、平等尊重、真诚沟通和反思梳理四方面。第四章,分析小学语文教学对话现状及原因。本研究结合小学语文学科,综合运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访谈的方法,以山东省青岛市Z小学的教师和学生为研究对象,深入了解教师的教育理念、对话意识、学生参与度、课堂秩序及其它相关问题。研究结果表明,Z小学教师整体具有比较积极的对话意识,但由于教师个人对话素养、学生主体意识、对话能力及教学环境的综合影响,教学对话依旧存在抛开文本、内容肤浅、课堂秩序混乱等问题。第五章,针对第四部分对话存在问题进行梳理,从教师对话理念、学生主人翁、外界环境三个角度提出改进策略,具体策略包括:教师树立对话意识、提升对话智慧、鼓励多元解读文本、创设对话氛围;学生提升主体意识,学习对话技巧;在外围环境上坚持发展评价观,建立语文教学监督机制等。研究教学对话的核心理念与实践特征,考察一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话现状和问题,最终目的还是强调对话的价值与意义,优化课堂教学实施过程,进而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总之,教学对话是很有意义的研究内容,但同时又是复杂的问题。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本研究在资料收集上可能不够全面,在方法使用上还不够严谨,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