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听众来说,一部好的音乐作品应该能够第一时间打入其内心,能使听众与作者很好地得到心灵上的交流。我国著名作曲家关峡创作的《第一交响序曲》,是根据他所创作的歌剧《悲怆的黎明》的音乐,改编完成的一部交响音乐作品。乐曲的主要旋律用于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的配乐中,具有鲜明的红色革命烙印。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成熟的作曲技法,用音乐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多方位描绘这幅“音乐画面”,深入听众内心,传播广泛,家喻户晓。作曲家创作这部歌剧耗时四年,在与编剧孔远的合作过程当中,深刻地理解了老一代革命者的思想境界,同时也充分地把握了他们对待人生的崇高情感,表现了在那个特定的红色年代中,老一辈革命者的思想,在艰苦的创作过程中感受新中国的来之不易,对前辈们为了祖国大业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和充满激情的人格肃然起敬。笔者选择此题目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通过对作品的曲式结构、配器、和声以及音乐材料的展开手法的分析,把握其中的原委。也对作品的艺术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中理解创作的精髓,在这部音乐作品中感受其中的内涵。进而学习、研究、总结交响音乐写作的方法。本文主要由以下三章构成:第一章:本章主要论述关峡《第一交响序曲》的创作背景以及该作品所表达的音乐内容。作为一部影视剧配乐,音乐与影视情节必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乐曲所表达的音乐内容必须与故事情节相契合。明确作品的创作背景及其音乐内容,是对作品进行研究的首要任务。第二章:本章主要对关峡《第一交响序曲》进行音乐本体的研究,一部优秀的交响乐作品必然具有完整的结构,合理的配器、严谨的和声、巧妙的音乐材料的发展手法。所以本章分别从乐曲结构、配器、和声以及音乐材料四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第三章:本章重点论述关峡《第一交响序曲》的创作启示,分别从“新时期交响乐创作的民族性追求”和“契合国情的交响乐创作”两方面进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