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语境中的新叙事学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_eng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作为后现代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与声望是建立在对结构主义的激烈反叛之上的。可以说,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是在结构主义的内部操戈。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反对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中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和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主张解构主体、解构权威,要求打破秩序和体系的理论,其思考的核心问题是人的有限性。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者均对语言问题表现出浓厚兴趣,并且形成了一系列对整个后现代思潮影响深远的观点与看法。就其研究方法而言,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者大都立足于文本细读,无论是关于哲学文本还是关于文学、历史文本的解读,其思路和方法都成为此后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借鉴和取法的对象。 经典叙事学是结构主义思潮和俄国形式主义代表普洛普民间故事研究双重影响的产物,推崇对叙事作品进行内在性与抽象性的分析。传统叙事学家把作品看作一个独立自足的封闭体,将研究的范围减缩到作品本文,并力求摒除主观偏见,对作品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描写,其研究目标在于发掘隐藏在作品表面材料之下的深层组织结构。以德里达为首的后结构主义理论在上世纪60年代末传入美国,对美国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的文学理论界和批评界通过对法国后结构主义理论、尤其是法国后结构主义的语言学理论和文本理论的吸收与改造,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旨在反思和改造结构主义叙事学的新叙事学理论。“新叙事学”指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的后经典或后现代叙事理论。新叙事学对解构主义理论的吸收与借鉴表现在四个方面:1、反对总体化、中心化,反对正确的释义:2、同意语言的约定性、惯例性,承认文本语言的不确定性:3、强调阅读的主动性和叙事活动的施为性;4、引入意识形态分析,关注意识形态倾向性。同时,新叙事学并没有对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理论无条件接收与认同,而是对其偏失和缺陷进行了批判与反拨:1、反拨“消解主体”的主张,认为创作者的意向性不可避免:2、恢复文本与现实的联系:3、反对“文本中心主义”的倾向,反思和纠正解构理论的非理性和不可知论倾向。既然新叙事学理论直接得力于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思想,同时又对这一思想流派有所取舍、有所改造,所以,把新叙事学置于后结构主义的话语背景之下,深入考察新叙事学与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之间的传承关系,就可以清晰地把握传统叙事学在后结构主义理论的冲击下所发生的变化,深入理解上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新叙事学的理论观点及其思想沿革。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大量农村集体土地经由征用转为国家建设用地。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出现了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低且收益分配不合理、土地隐性交易大量存在以及土
同性恋小说包含着人们对性爱、情欲和道德的认识,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独特领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但是为数不少的同性恋小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对它们的研究也略嫌不足
目的探讨Leber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理、遗传方式、合并症、治疗及预后。方法采用家系调查及神经系统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报告1例Leber病患者,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Leber病是一种除视神经外尚有
本文是一篇以汉魏六朝赋为基本文本的赋学论文。在材料梳理和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论文分别从文学源流、文学生产学、哲学、接受学、民俗学、文体学、题材学和意象学等视野对这
利用偶联剂钛酸正丁酯对纳米二氧化钛颗粒进行预处理,而后通过原位聚合制备了表面包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纳米二氧化钛粉体。通过红外光谱(FI-IR)、热重分析(TG)、差热扫描(DSC)、X
<正>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为一种非组蛋白染色体结合蛋白,是稳定核小体结构的重要调节子。HMGB1通过晚期糖化终末产物(RAGE)以及Toll样受体(TLR)信号转导通路参与神经炎症
认知方式是一种重要的个体差异变量,也是人格结构的重要维度之一。Witkin(1964)从信息加工过程这一角度将其分为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两种,场依存性是指人们在加工信息时倾向于
“智能家居”(Smart Home),又称智能住宅。它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嵌入式系统和网络通讯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如照明系统、环境控制、安防系统、网络家电)通过家庭网络连接到
本研究旨在分离香蕉果实后熟中特异表达的基因ACO1调控因子。首先,通过测定香蕉果实后熟过程中的乙烯释放和呼吸强度的变化;运用real-time PCR技术对果实后熟特异表达基因ACO
介绍了聚乙烯中空纤维阴离子交换膜、阳离子交换膜以及两性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和制备过程。首先采用光束或γ射线照射聚乙烯中空纤维膜表面产生自由基,然后改性单体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