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观察痛痹补肾汤治疗肾虚血瘀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0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骨科门诊或住院部确诊为肾虚血瘀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共6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该33例患者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为33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碳酸钙D3片(Ⅱ)+骨化三醇胶丸治疗,试验采用口服碳酸钙D3片(Ⅱ)+骨化三醇胶丸联合痛痹补肾汤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骨代谢标志物指标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及骨代谢标志物指标进行分析评估。将所得的数据均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试验组及对照组在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骨密度)及治疗前VAS评分、骨代谢标志物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故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治疗前,两组分别在VAS评分、I型前胶原N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I precollagen,PINP)、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Type I collagen carboxyl telopeptide beta specific sequence,β-CTX)的比较中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治疗结束时,对照组治疗后在VAS评分、PINP指标、β-CTX指标方面均比治疗前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治疗后在VAS评分、β-CTX指标方面均比治疗前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治疗后PINP指标较治疗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结束时,试验组在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及降低β-CTX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本研究中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试验组比对照组疗效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在本课题研究期间,两组有效病例(共61例)中均无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高钙血症等并发症,有3例严重便秘病例(试验组1例,对照组2例),1例失眠(试验组1例),余未见明显严重不良反应;在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复查血常规、血钙、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变化。结论:痛痹补肾汤联合碳酸钙D3片(Ⅱ)+骨化三醇胶丸治疗肾虚血瘀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对于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及降低β-CTX水平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碳酸钙D3片(Ⅱ)+骨化三醇胶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