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不良修复体破冠装置的改良及其力学分析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8554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减少拆冠过程中基牙所受到的侧向力,改良现有破冠器械,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为改良破冠器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针对目前传统破冠器着力点不稳定等问题,在结构上对其进行了改进。改进型破冠器主要由舌侧对抗装置、对抗臂收紧器、破冠喙、铰链、把手等部件组成,可以在破冠时固定基牙并收紧。将若干树脂牙预备并制作金属全冠,用高速涡轮手机于颊面磨切纵向沟槽,将力学应变片贴附于树脂牙颈部,连接于力学分析仪。分别使用改良型破冠器、传统挺式破冠器与传统钳式破冠器进行拆冠操作,记录拆除每一个冠时的微应变峰值,并分析其受力情况。结果:牙颈部应变值峰值:传统钳式组最小值为67,最大值为174,平均值为118.48。传统挺式组最小值为75,最大值为195,平均值为130.80。改良组最小值为15,最大值为89,平均值为50.77。三组数据的差异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235,P=0.000),可认为改良组的均值较小,进而采用LSD法进行两两比较发现,改良组和传统钳式组(P=0.000),改良组和传统挺式组(P=0.000)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传统钳式组和传统挺式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9)。结论:用改良型破冠器进行破冠能够减少基牙所受侧向力,以减少牙周组织所受创伤。
其他文献
目的:本实验通过建立单纯及炎性SD大鼠正畸牙齿移动模型,采用组织学、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方法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探讨正畸力及炎性刺
正畸治疗是通过对错位的牙、牙弓或颌骨施加一定的矫治力来达到畸形矫治的目的。伴随着机体的诸多反应,疼痛的产生是正畸治疗中最常见和最棘手的问题。细胞外三磷酸腺苷(ATP)已
目的:为了提高桩冠修复的成功率,探究提高纤维桩粘结强度的方法。可以进行酸蚀、喷砂、硅烷偶联剂、摩擦化学硅酸盐涂层等纤维桩表面处理;也可以用生理盐水、EDTA、次氯酸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