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植物对绵羊采食行为的影响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yuxi1234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以绵羊为研究对象,通过舍饲控制实验,研究添加不同功能性植物及提高功能群多样性对绵羊采食量、食性选择及采食行为策略的影响。本研究试图从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对草食动物的正效应角度出发,研究不同功能性植物和功能群多样性在绵羊采食中的作用,初步探索草食动物对植物次生代谢物的利用机制,进一步深入和丰富动植物协同进化理论。实验结果表明:(1)功能性植物能够显著影响绵羊采食量(P<0.01),并且不同功能性植物对绵羊采食量的作用效果不同,对照处理及罗布麻、碱地肤、黄蒿处理组绵羊的平均日采食量分别为812.7、888.1、955.5、805.9g,添加罗布麻、碱地肤能够显著促进绵羊采食,添加黄蒿对绵羊采食无影响;当功能群数量变化时,绵羊的采食量呈规律性变化,在一、二、三、四个功能群时,采食量分别为807.3、930.3、1017.1、977.36g,随着功能群多样性的提高,绵羊的日采食量表现为显著提高(P<0.01)。(2)绵羊在上、下午的采食量不同,下午的采食量显著高于上午,不受功能性植物和功能群多样性的影响;随着采食时序的延长,绵羊的采食量下降,罗布麻对采食量的调节强度随着采食时间的延长下降,而碱地肤的调节作用不受采食时间的影响。(3)添加功能性植物和提高功能群多样性对绵羊采食时间的影响不大,舍饲条件下,绵羊几乎不需要游走觅食的时间,因此采食速率主要取决于采食量,采食速率的变化规律同采食量的变化一致。(4)添加不同的功能性植物,绵羊的食性选择不同。罗布麻、黄蒿的添加能够显著提高绵羊对高质豆科牧草的采食量和采食频率,对低质的禾本科牧草的采食量和采食频率降低;而添加碱地肤组,绵羊对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的采食量均有提高。(5)随着功能群数量的增加,绵羊采食量和转移频率增加,选择性提高,减小了过多采食豆科牧草的负作用;碱地肤中Na+的含量达到0.463%,绵羊在采食碱地肤前后,唾液内Na+浓度由0.195%提高到0.302%,Na+/K+由2.655提高到6.210,所以,碱地肤可以起到钠的补饲、辅助营养的作用。综上,某些富含次生代谢物质的植物对绵羊的采食具有促进和调节作用,而有些次生代谢物含量丰富的植物没有发挥显著作用,甚至出现负效应。因此,植物的作用效果依据所含的次生代谢物的性质而异,其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绵羊采食以粗蛋白含量高的牧草为主,次生代谢物可以提高粗蛋白的利用效率,减小过多采食蛋白的负效应。所以,粗蛋白含量是影响采食行为的关键因子,次生代谢物质和矿物质元素起到调节的作用。依据本实验结果,在家畜饲养管理中应合理利用天然牧草,提高牧草尤其是不同功能群牧草物种的丰富度,有利于均衡营养,提高绵羊的采食量和采食速率;在舍饲喂养下,适当添加功能性植物,可以起到口味调节、促进采食的作用。
其他文献
箭叶橐吾(ligularia sagitta mattf)是一种广布于青藏高原东部退化草场的菊科杂草,含有毒乳汁,在草场常形成斑块状分布,严重危害草场安全。本实验研究了箭叶橐吾对九种牧草的化
本文对天童常绿阔叶林萌枝更新的生态学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1)应用树干解析法对本地区4个常见优势种萌生个体和实生个体树高和地径两方面的生长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在生长
研究背景与目的:铀是一种严重的环境风险因子,具有化学及放射性毒性。肝脏和肾脏是铀的主要靶器官。目前发现,氧化应激是铀毒性的重要机制之一,使用抗氧化剂或许能清除铀在体内诱导产生的自由基,具有一定的保护肝肾功能的作用。硫化氢(H2S)被认为是继NO和CO之后的第三类气体信号分子,研究证实H2S具有抗氧化应激、抗炎症反应,细胞及器官保护作用等多种生物学效应。在许多肝肾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H2S也起着关
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和水热条件,使得重庆境内植被类型丰富,植物资源种类繁多,该区也成为我国特有、孑遗、珍稀濒危及保护植物,单种科、属植物集中分布区之一。金毛狗(Cibotium
试验于2012年至2014年在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进行,对平原县奶牛专业合作社情况调查研究,探讨了奶牛业生产体系,进而比较了玉米带穗和去穗日粮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物质能量利用的
丽格海棠(Rieger Begonia),又称玫瑰海棠,属秋海棠科秋海棠属的多年生草本花卉。因其花色艳美、花型多样、花朵硕大、花期特长,尤其是在春节开花,深受市场的欢迎。目前,最好的丽格海
研究背景:大量的科研数据和实验资料表明,在失重和模拟失重条件下,均可使骨骼肌出现明显的废用性萎缩,不仅影响宇航员的工作效率、返回地面后的再适应能力,还会对航天员返回时的救生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肌萎缩的药物,是航天医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以往对失重或模拟失重条件下导致肌萎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梭外肌的变化方面,有关药物的防护研究也大多集中在药物对梭外肌的影响方面。而研究资料证
目的:根据天然食道肌层内环外纵的双层结构,制备出一种具有双面微槽构造的生物降解性的聚氨酯(PU)支架,作为食道肌层损伤修复的替代物,引导食道外纵肌和内环肌的再生,并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