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光LED由于其节能、环保等诸多优势而成为未来照明领域发展的主流。在实现白光LED的方案中,利用近紫外光芯片+三基色荧光粉转换实现白光照明,被认为是较有发展前景的途径。与比较成熟的绿色和蓝色荧光粉相比,目前迫切需要能够被近紫外光有效激发的红色发射荧光粉材料。本文运用化学沉淀的方法合成了不同Eu3+掺杂浓度CaMoO4微米荧光粉样品,详细研究了样品的光致发光性质。研究表明:CaMoO4:Eu可以被蓝光或近紫外光有效激发,实现高色纯度的红光发射;样品的黄昆因子数值数量级为10-2,是一种弱电声耦合材料;样品中Eu3+的跃迁强度参数(?2)随着掺杂浓度的提高而增大,但量子效率却随着掺杂浓度的提高而减小;通过对样品发光的浓度猝灭曲线的分析,确定Eu3+的理想掺杂浓度为25%,并判断出Eu3+在CaMoO4基质中通过交换相互作用实现能量传递。沉淀法制备的CaMoO4:Eu微米荧光粉具有发光纯度好,制备工艺简单,耗时较少的优点,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红色荧光粉材料。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在样品的制备过程中使用的是化学沉淀法。该种方法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优于其他方法,并且制备的样品具有形貌规则、分布均匀等优点。2、在稀土离子中,因为Eu3+可以发出高色纯度的红光,通常被用作荧光粉的发光中心。其中Eu3+掺杂的钼酸盐,因为在近紫外(蓝光)区有较强的4f-4f跃迁吸收,从而发出高色纯度的红光,能够作为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因此,Eu3+掺杂的钼酸盐材料成为LED用红色荧光粉研究的一个新方向。3、本文中对CaMoO4:Eu荧光粉的能量传递和电声耦合特性做了比较详细的研究。对样品中Eu3+之间的能量传递类型进行判定,计算了Eu3+之间进行能量传递时的临界距离,还通过得到的声子边带谱计算了样品的黄昆因子,并做了简单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