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MRI动态增强扫描特征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来源 :温州医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u820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宫颈癌MRI动态增强扫描的特征分析 目的:对宫颈癌病例进行动态增强扫描,探讨宫颈癌MRI动态增强模式,并分析其特点。 材料与方法: (一)受检者选择 病例组:25例经术后证实FIGO标准分期在Ⅰ-Ⅱ期的宫颈癌患者,术前MRI见宫颈病灶显示并且行MR动态增强扫描,年龄32-75岁,平均46.3岁。 良性对照组:4例临床病理为子宫颈肌瘤的患者,37-45岁,平均39.4岁。 正常对照组:10例无盆腔手术史、妇科疾病及症状且无宫腔内无节育器的女性志愿者,年龄35-60岁,平均42岁。提早告知检查方法并获得本人同意。 (二)受检者准备: 检查前饮水使膀胱适当充盈,增加膀胱与邻近结构的自然对比,并进行屏气训练。 (三)MRI扫描技术 采用PhilipsGyroscan1.5超导磁共振扫描仪,使用体部表面线圈,范围从肾下极至会阴水平,常规轴状位、矢状位T1WI、T2WI、STIR序列平扫,保持体位不变,经高压注射器注入造影剂,采用多层采集方式,一般8~10个断面,覆盖整个肿瘤组织,获取多层面连续动态增强图像,共采集2min,5min后采集延迟图象。 (四)数据处理 对照组宫颈肌层选取感兴趣区ROI1,恶性病例组病灶强化较明显的部分,设为感兴趣区ROI2,良性病例组选取感兴趣区ROI3,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intensitycurve,TSIcurve),分别计算动态增强16s、32s、48s、64s、120s信号参数强化率(E)=[(增强后的信号强度值-增强前的信号强度值)×100]/增强前的信号强度值,单位为%。设定0-32s为强化早期,32-64s为强化中期,设定64-120s为强化晚期,5min后扫描为延迟期。 (五)时间-信号曲线分型 参照乳腺疾病的时间-信号曲线类型,对照宫颈正常及病变的自身强化特点,对曲线进行四种分型。 (六)统计学处理各感兴趣区的不同时间段的强化率,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0例对照组中,2例宫颈肌层早期无明显强化,6例早期轻度强化,2例早期明显强化。5例32s-48s子宫肌层强化明显上升,64-120s呈平台期,5例呈缓慢持续性强化。1例呈Ⅰ型曲线,1例呈Ⅱ型曲线,4例呈Ⅲ型曲线,4例呈Ⅳ型曲线。 宫颈癌0-32s动态早期增强大部分明显快速强化,与宫颈肌层早期增强 强化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48s-120s时间段呈平台型改变,与宫颈肌层48-120s动态增强强化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例呈Ⅰ型曲线,4例呈Ⅱ型曲线。 宫颈肌瘤增强模式与子宫肌层强化特点相仿。早期无强化或轻度强化,中期强化较明显,晚期呈持续性强化改变,或缓慢持续性强化。宫颈肌瘤16s、32s强化率与宫颈癌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120s强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4例中2例呈Ⅲ型曲线,2例呈Ⅳ型曲线。 结论:宫颈癌的动态增强模式为增强早期阶段明显强化,与周围组织形成良好信号差异对比,有助于宫颈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第二部分:MRI动态增强扫描在宫颈癌术前分期的研究 目的:评价动态增强扫描对宫颈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 参照FIGO分期术后病理为Ⅰ-Ⅱ期,选取术前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的宫颈癌病例25例进行分析。 MRI检查常规矢状面、横断面T1WT、T2WI,STIR序列成像,平扫后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钆喷替酸葡甲胺注射液(GD-DTPA)对比剂进行动态增强扫描。 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阅片,两者意见存在分歧时协商解决。分析每例病例的MR平扫征象,观察病变的浸润深度(浅浸润或深浸润)及周围侵犯范围(宫旁、阴道、穹窿、膀胱、直肠、淋巴结)等,进行MRI分期,与手术、病理对照,计算MR平扫的分期准确性。其次结合动态增强征象做出分析,计算平扫结合动态增强综合分期的准确性。统计分期结果,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分别计算ⅠB、ⅡA、ⅡB期的真阳性,假阳性,真阴性,假阴性。分别评价MRI平扫及平扫结合动态增强对宫颈癌分期的敏感度、特异度。 结果: 25例宫颈癌病理分期:Ⅰa期1例,Ⅰb期17例,Ⅱa期4例,Ⅱb期3例。 MR平扫结果为:1例ⅠA期未见显示,1例Ⅰb诊为Ⅱa期,2例Ⅰb诊为Ⅱb期,2例Ⅱa诊为Ⅱb期,1例Ⅱb诊为Ⅰb期。 平扫结合增强扫描结果为:1例ⅠA期未见显示,1例Ⅰb诊断为Ⅱa期,1例Ⅱa诊断为Ⅱb期。其余各例分期与病理结果相符。 平扫病变过高分期4例,过低分期2例,增强扫描病变过高分期2例。 MR分期与对宫颈癌术前分期总的准确性平扫为72%,平扫结合动态增强的准确性为88%。 结论:宫颈癌MRI动态增强扫描结合平扫有助于提高宫颈癌的术前分期准确性。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麻醉诱导时静注曲马多和力月西,对预防小儿七氟醚麻醉(手术时间>2h)术后苏醒期躁动的临床作用。 方法: 90例小儿骨科手术全麻病人,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
目的:  了解本院肾内科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和非糖尿病肾病(Non-diabetic nephropathy NDN)患者首次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时的临床
研究背景唇裂作为常见的先天性疾病之一,牙槽突裂是其常见伴发症状。自体髂骨因其不存在免疫排斥问题及成骨率高等优点是目前牙槽突裂的首选移植材料,同时其也存在自身的缺陷
目的: 近年来国外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e,Mp)感染可能与儿童急性白血病有关,发酵支原体(Mycoplasmafermentans,Mf)感染可能与肿瘤相关且发酵支原体的慢性感
免疫性疾病及免疫相关性损伤是一类极为常见的临床病症,涉及人体多个脏器、组织,因该类疾病具有发生率较高、临床经过复杂、发病机制不明、治疗靶向性差、长期预后不佳等特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