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院调解到诉讼和解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_sunday_tong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通过对法律起源与发展的思考,结合我国目前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发展的现状,提出调解制度应当进行改革,而改革的途径是逐渐废除调解制度,建立诉讼和解制度。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一、以法律作为社会控制或治理的手段是人类不约而同的选择,西方有着优良的法治传统,而我国才刚刚走上法治的道路,从我国的历史来看我们并没有真正的法治传统,在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司法制度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实务界也进行了多种审判方式改革,理论界则进行着改革的深层次思考。所有的这些都需要我们吸取外国的法治经验,总结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规律,为我国的法治建设服务。二、调解制度发展至今,弊端重重,文章总述了调解制度的发展历史,在指出它存在的有利之处的同时,又指出它的弊端是最主要的,对于调解制度应当最终加以废除。三、应该建构民事诉讼中的和解制度,用它来替代调解制度。首先文章从学理上论证了这种建构的可能性,指出以和解代替调解是民事诉讼制度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最后从具体操作上论证了该如何建构和解制度,并认为应当分为审前和解制度与审理中的和解制度来分别建构。文章认为民事诉讼的发展趋势就是给当事人更多的选择权,所以主张吸收西方的ADR(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制度对和解制度加以补充完善。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美交往的进一步密切,人权问题逐渐浮现在两国关系的前台.1989年的政治风波把人权问题带到了中美关系的中心,并把它变为冲突的主题,从此人权问题成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1款第(4)项提出了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概念。目前,实务界和理论界对于行政处罚显失公正作为行政滥用职权第二层次
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名人的姓名、肖像被付诸商业使用的例子可谓不胜枚举,随之而来的就是相关的纠纷也日益增多。在“鲁迅洒”商标注册被驳回事件,鲁迅外国语学校冠名权纠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发展过程,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从农业经济为特征的农业社会向以工业经济为特征的城市社会演变.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世界城市化水平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