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仪式对国家认同的建构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sk_c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同对人类生存有着必要意义,这源于人类的社会本质。对于个体来说,人类只有确定了自我的归属和边界才能获得心灵的归属;对于国家来说,一国只有同时得到本国国民和国际社会的认同才能得以存续。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急剧扩张,我国的政治主权、文化主权等受到严峻挑战,国家认同危机愈发严重。因而,建构国家认同成了我国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总的来说,政府教育和大众媒介宣传是国家认同建构的两大重要途径。电视作为最贴近大众生活的媒介,能跨越地理界限,将国家这个政治意念转化成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某些盛大事件的电视直播,能邀请受众广泛参与其中,在特定情境下产生心理共鸣、共享意义,我们把这种“重大事件的直播”称为电视仪式。电视仪式通过怎样的具体途径来传递国家意志、构建国家认同,这正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所在。本文选取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为研究对象,以2014年12月13日和2015年12月13日电视直播为样本,以电视媒介的符号系统为研究工具,主要运用符号学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考察两次电视直播仪式如何对国家认同进行构建。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一章主要是绪论,介绍了本文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动机以及研究方法,同时概述了国内外关于“中国国家认同”、“媒介仪式”、“电视仪式与国家认同”的研究状况。第二章主要从理论上对“电视仪式”和“国家认同”进行了梳理。本章首先对这两个概念进行界定,回答了“是什么”;其次,本章从传播学角度出发,结合凯瑞的“仪式传播观”回答了“电视仪式为什么能建构国家认同”;最后,在文献阅读基础上总结了“一般大众媒介怎样建构国家认同”的几种途径,并指出电视媒介以自身符号系统作为具体建构工具。第三章和第四章以电视媒介的画面、言语文本、音乐三大符号系统为具体工具,分析了“公祭仪式”建构国家认同的四大途径。其中,第三章主要阐述了日本“他者”的形象塑造、“自我”形象的塑造两大途径。第四章则主要阐述了“集体记忆”的塑造、仪式直播本身两大途径。第五章是本文的结论和建言。笔者再次强调了电视仪式建构国家认同的重要意义,同时对“公祭仪式建构国家认同”的具体途径进行了总结,也对本次研究的不足做了一些建言。本研究着重“电视仪式”这一狭小领域,通过具体的电视仪式分析国家认同的构建途径,期盼对相关研究有所增益,也希望能对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国梦有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央视资深评论员白岩松沉淀十年的发力之作《幸福了吗》自2010年9月7日上市以来,一路领跑图书销售市场,多次在当当网和卓越网的销量排行榜上位居榜首,引发销售热潮。本文结合
<正>中国共产党提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14年,教育部公布了新的《中等
阴极电泳已广泛应用于汽车涂装,电泳二次流痕(俗称电泳水)是阴极电泳过程中的常见缺陷。结合车身调整、电泳滴水挡板设计、电泳吹气3种措施改善电泳二次流痕缺陷的实际案例,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于能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电力就是我们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能源,国家对电力发展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火电厂热控保护系统要想实现完全安全是
《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六个反问句作用极大,既涉及重点文言知识,又能从中体会陶渊明强烈、复杂的情感,以及折射出的陶渊明内心深处的伤痛。由此,可以这六个反问句为教学支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尤其是实行招生并轨、学费制度改革以来,高校贫困生现象日益突出,并呈迅速上升趋势.高校贫困生致
1991年11月12日,接受美国奥尔夫音乐教育学会的邀请,我由北京乘机飞往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海滨城市圣地亚哥,参加13—17日在那里举行的《全美奥尔夫音乐教育研究会议》。此时的
本文通过对测流工作原理的分析,与机械水表的性能比较,介绍新一代超声水表的技术性能与作用,以及在计量过程中节能作用。同时,浅述实际应用效果及发展方向。
目的探讨血管迷走性晕厥儿童24h尿电解质含量变化,对临床补盐补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04-06~2007-04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晕厥专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不明原因晕厥或先兆晕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