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内构件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及其废水处理特性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fish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了导流挡板应用于方形外壁带圆形导流筒的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以清水为液相,以改性聚苯乙烯颗粒为固相,在不连续进水的条件下,研究了表观气速(0.147~1.228cm/s)、导流挡板以及固含率(0~100g/L)对反应器流体力学、氧传递性能的影响.直接测定挡板和固含率对完全循环流态化速度的影响;用压差法分别测量升流区和降流区的气含率;用电导法测定液体循环时间和混合时间;在液体间歇、无氧消耗的条件下采用动态法,用复膜式极谱电极测量溶氧浓度,计算出体积传氧系数(K<,L>α).在流体力学和氧传递性能实验的基础上,选用强化传质效果最好的导流挡板,对模拟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不同载体的挂膜过程以及水力停留时间、有机容积负荷和气流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导流挡板的设置在表观气速较低时,使液体循环速度加快;在表观气速较大时则相反,使液体循环速度减慢;这特性对生物流化床的流化和挂膜很有利.导流挡板的调协使液相混合时间下降约30﹪-35﹪,但不同挡板的差异不明显.导流挡板的设置能使K <,L>α显著提高,表观气速愈大挡板的作用愈明显;在各种固含率条件下,3#挡板与不设挡板相比,能使K<,L>α最大提高28﹪-31﹪.随着外径的增大,1#、2#、3#导流挡板对反应器的流体力学和传质的影响依次增大,3#挡板所起的强化混合和传质的效果最好.为了进一步分析挡板的影响,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求出各挡板条件、各固含率条件下反应器顶部和底部阻力系数之和(f<,b>+f<,t>),发现差别很小.选用了效果最好的3#导流挡板,进行载体挂膜和废水处理实验.具有多孔结构的海绵载体,在气流量为0.30m<3>/h~0.40m<3>/h、水力停留时间为2h、有机容积负荷约为4.8kgCOD/(m<3>d)的条件下,经过12d挂膜成功.三个阶段的废水处理实验分别表明,水力停留时间在2~8h的范围内变化对出水COD的影响不显著;在供氧充足的条件下,有机容积负荷对出水COD的影响很小;在供氧充足的条件下,气流量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流体流经导流挡板的流动阻力可以忽略,导流挡板对气含率及液体循环速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导流作用,改变气泡的流动方向.各导流挡板尤其是3#,能强化反应器的传质和混合性能,符合设计意图,是性能优良的内构件.
其他文献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表面反射率是影响其光电转换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硅片表面织构化在降低表面反射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鉴于碳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高的反应活性、良好的生物兼容性以及物料丰富价格低廉等独特的优点,将石墨烯基的纳米碳材料应用到单晶硅的织构化中,期望能缩短制绒周期、改善绒面的金字塔形貌。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氧化石墨烯(GO)和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的制备与表征。采用改进的Hum
在早期地球环境条件下生物有机大分子的起源问题一直是生命起源研究的焦点.实验发现磷酰化氨基酸可以自催化、自组装形成多肽和聚核苷酸,形成一个把核酸合成和蛋白质合成偶联
该文根据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结合湖北省农业发展的实际,采用定性描述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分析了湖北省农业生产的持续能力、发展状况、协调程度以及制约因素,提出了
该文比较由拟薄水铝石、硫酸铝和硝酸铝制得的AlO的高热稳定性,以及由这三种铝源制得的单钯催化剂的活性,选择合适的铝源制成AlO.在此基础上在AlO中添加了碱土金属氧化物BaO,
该论文通过室内模拟试验、野外模拟、现场调查等手段,对部分环境因子在藻类增殖竞争以及水华形成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对水华形成前后藻类数量、时空分布及其与相应水体理化因
这些年来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公路工程建设事业也被引领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国内的大部分公路均使用沥青路面的形式,然而由于受人员、材料、机具、技术等相关因素的
聚苯硫醚(PPS)具有高度规整的刚性链结构,表现出突出的耐热性能,优良的阻燃性、耐化学腐蚀性,在国防和民用领域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前景。但直接合成的PPS分子量较低,需要采用热交联处理和增韧改性来提高其力学性能。目前这两个过程是分步进行的,不仅增韧效果受到较大局限,同时还导致了高能耗问题。从PPS在较高温度下能自行产生大分子自由基的热化学特性出发,利用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PMVS)力学及反应特性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