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校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早已进入大众化阶段。现阶段有限的教育资源无法满足日益膨胀的学生规模,与此同时学校培养的人才水平也开始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需求,我国高等教育培养质量出现问题,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培养质量更亦如此。近年来,民族教育无论在政策的支持、师资培训等方面都被予以关注与倾斜,但民汉教育质量差距依然很大,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普遍低于汉族学生。就如何拉近民汉教育之间的差距,提高少数民族的学业成就,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是研究者普遍关注与探讨的话题之一。本文以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入学成绩对学业成就的影响为主要研究内容,其中根据学业成就的广义定义将其分为学习成绩、能力的发展、自我概念的发展,并以学生参与度理论、学生发展理论、成就归因理论为相应理论基础。通过对新疆9所本科院校的1208名大学生入学成绩、学业成就的调查问卷以及部分大学生和授课教师的深度访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学成绩与学业成就情况进行现状描述,再对不同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探寻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学成绩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低于汉族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从年级分布来看,新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均呈上升趋势,并且随着年级的增加,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的差距逐步缩小。相较于汉族大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成绩的稳定性还较欠缺。各民族大学生在学习成绩上差异性显著。第二,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力的发展低于汉族大学生能力的发展。新疆各民族大学生均倾向于学习各类技术型专业知识,在校期间少数民族大学生并不热衷于政治面貌的发展,获得奖励多以班级、系级奖励为主,参加学校各项活动的积极程度也低于汉族大学生。阅读写作能力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整体水平也均低于汉族大学生。但在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主动学习能力、与他人有效合作、明确未来发展规划方面自我评价较高,对于通识知识、组织领导能力方面的自我评价较低。第三,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期间自我概念的发展优于汉族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各民族间差异显著。第四,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学成绩与学习成绩、自我概念的发展无显著性差异,与能力的发展显著相关。第五,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学成绩对能力的发展有显著影响。入学成绩对能力发展具有负向的影响,入学成绩每提高一分,能力的发展平均降低0.220分。并对性别为男、专业类型为自然科学类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影响最为深刻,这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业成就的提高具有预测与引导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