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调研报告——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l405567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倡导高校民主管理,是当今中国逐步实现高校现代化的制度要求,是创办具有国际知名度的高水平大学的发展趋势,也是各个高校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要求。因此,高校应将重视大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建设,营造出良好的民主氛围,构建好民主管理的机制、体制。目前,国内中很多高校都已开展了一些在推动大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有益尝试和研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进步。大连理工大学作为一所以创办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的“985”建设和“211”工程大学,更加有必要在大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过程中发挥引领和示范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应对以往工作有个系统的梳理,对目前状况有准确的认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以此梳理出阶段性成果和经验,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设性的意见。  本研究就是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系统总结其在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并且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以学生为本,充分了解学生参与的实践感受,周总结现状,发现问题。调查报告通过四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是对相关文献的梳理、研究。通过查阅国内外在推进高校民主管理过程中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评述。总结研究对象大连理工大学在推进过程中现有的做法和方案,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基本依据。  第二部分是对研究基本概念的明确和理论依据的阐述。同时具体介绍本次研究的调查研究方案和问卷调查的过程介绍。  第三部分主要是大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现状统计及分析。调研主要从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参与层次、参与效果以及主观建议五个角度对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法律规范不完善,缺乏参与环境;运行机制不健全,管理环节失衡;参与内容有限,层次不高;参与效果欠佳,流于形式。  第四部分主要提出大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对策建议。从制度建设、运行机制和学生自身能力素质等角度,提出对未来的发展意见。
其他文献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也就是说,要让学生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教育,要让学生喜欢学习老师所教的课,首先要让学生喜欢这个老师。只有从内心接受这个教师,他才会主动的学习。我想要赢得学生的喜欢,首先我们自已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这就要求我们有良好的师德,要有丰富的知识,用宽广的胸怀接受每一个学生,关怀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尝试。  一、用教师自
期刊
十三年前,我带着美好梦想,选择了三尺讲台;十三年中,我怀着执着的信念,浇灌着祖国的花朵;十三年后,我一如既往,用"爱"诠释着教育的真谛。我坚信一句话:让爱与我同行,让孩子的心灵更美好。  与爱同行,我勇于取舍。在生活与工作面前,我取工作而舍生活;在荣誉与奉献面前,我取付出而舍名利;在儿子与学生面前,我取学生而舍儿子。我是一位母亲,我爱我的儿子,我希望给予儿子最好的母爱,可是我时间有限,只能把抚养儿
期刊
教育是以人育人的事业,教师作为这一特殊的职业,直接负担着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历史重任,因此,师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加强烈的典范性,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每个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不断进取,赢得成功的力量所在。下面就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树立教师新形象谈一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爱岗敬业是师德的基石  爱岗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期刊
当前社会日新月异,各行各业竞争激烈,对人才的各种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在的高中生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或已经产生一些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这无论是对学生本人,还是对学校的管理,以及将来对社会都是不言而喻的,这是摆在我们前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 学生心理问题原因探究  1、教师和学校因素。一方面,从目前教师队伍整体看来,教师的素质可谓参差不齐,根本不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的需要
期刊
人们思维的基本形式至少包括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和悟性思维(灵感和顿悟)思维等形式。抽象思维是数学思维的核心,形象思维是数学思维的先导,悟性思维是前两种思维的有机结合达到质变时的升华形态。因此数学教学应该关注学生悟性思维的培养。  1.悟性与悟性思维  悟性是一种感觉,是对信息敏感程度的反应。学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心有灵犀一点通"等说的都是悟性这一话题。所谓悟性,其实就是
期刊
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一个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位伟人曾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可见从小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大班幼儿即将告别幼儿园生活跨入小学生活,好的行为习惯将有助于幼儿快速适应小学生活,融入小学生活,曾有研究指出,幼小衔接的实质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而社会适应性需要良好的行为习惯作
期刊
摘要:《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生命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但幼儿的安全教育不光是在幼儿园里,家庭的教育、社会的影响也是幼儿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关键词:保护幼儿 生命 安全 教育    作为农村幼教工作者,对于幼儿的安全我相信每位幼儿教师都是重视的。《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生命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是自我保护能力最差的群体,尽管保护生
从事体育教学十余年,我一直在关注着双差生的转化问题,同时我还利用体育课,不断尝试着发展性评价对转化双差生的效果,也不断收获着这方面的快乐。  下面以一个成功的发展性评价案例,来做一简要介绍。  案例:2008年第一学期我任教的初二3班内有个叫小飞的男同学。据班主任和其他科任教师反映上课爱搞小动作,经常惹事生非。成绩直线下降,让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十分头疼。开始找其家长交流还略有成效,再后来家长也拿他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