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2010年,大洋彼岸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就在题为“互联网自由”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在国外进行民主推进的主要工具是互联网,必须大力推行自由联结。萨德反导系统由韩国在2016年开始部署,由此东北亚的局势成为焦点,为了平息相关国家的焦虑,减少国际负面印象,韩国在公共外交对华传播上进行了新的尝试。随着日本政治右倾化加剧,安倍政府为了掩盖修改宪法企图设置了层层迷雾,其重新布局网络外交,甚至在旅游网站-穷游网上设置驻华大使馆官方账号。许多国家的驻华使馆将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作为在华公共外交的重要执行平台,日韩驻华大使馆都在新浪微博和微信公众号这两个中国最大的媒介平台上进行对华传播。中日韩是亚洲重要的地缘政治组成部分,在新媒体时代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如何应对日韩的对华传播值得关注。本课题在公共关系、政治心理学和议程设置理论框架下,采用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日韩驻华大使馆的两微(微信微博)平台账号的运行现状、话语建构和互动策略进行分析发现新媒体下日韩对华传播有如下结论,日韩对华传播的账号主体呈现出人格化和智能化特点,账号的公共主体关系由中日,中韩等二元关系拓展为中日韩多元关系,话语构建上善于利用数据驱动设置议题,同时更多的通过提高修辞水平和建立多元化的内容语境来提高传播效果,互动行为上通过微功能互动,选择性互动和场景互动将实施政治前置化传播,其在互联网场域下的传播特点和策略值得我们关注、学习和借鉴,一方面能够丰富我国对外传播的研究,另一方面也为我国对外传播,特别是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伟大战略构想的当下,增添新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