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纪念性景观,作为一种能够使人回忆和传承历史的综合区域环境,其实质,就是希望被纪念的人或事件的精神价值能够永恒存在和传扬。从这个意义上说,纪念性景观艺术也就是一门追求永恒的艺术。从中西比较的角度对这门艺术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以全球的眼光,全面认识中西纪念性景观各自的传统、优势和特征,以便借鉴西方纪念性景观的长处,克服我们的不足,更好地推动中国纪念性景观事业的发展。 本文采取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的科学方法,着重分析、探讨了中西纪念性景观在起源、目的、构成要素、空间结构、空间形态上所存在的共同点,以及它们在设计理念、整体风格、要素处理、意境表达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差异性;并对这些共同点和差异所赖以产生的物质条件、人文背景、哲学土壤等,进行了初步分析、论证,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任何民族、国家的文化艺术,都是在相互参照、借鉴中发展的。该文从纪念目的、纪念形式、设计理念、要素处理、营造手法等方面,对中西纪念性景观相互借鉴、融合的过程及规律,作了初步研究、探讨;指出这种借鉴、融合是中西纪念性景观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上述研究,作者最后进一步指出了中国当代纪念性景观与西方纪念性景观所存在的比较差距;认为,要尽快缩短这种差距,根本的是要解决好“正确继承发扬中国古典景观艺术的优良传统”、“正确认识借鉴西方纪念性景观的先进理念和手段”、“正确处理时代性与民族性的关系”等三个问题。这样,才能赋予中国纪念性景观艺术以时代的生命力,使其迈入世界先进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