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思韦伯方法论,对韦伯所处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渊源的了解是必要的.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韦伯的方法论思想是当时哲学思想交锋的反映.对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思想最直接影响的:一是狄尔泰关于精神科学"意义和理解"的学说.狄尔泰的理解释义学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源头,韦伯在"理解社会学"中把它置于核心地位.而狄尔泰关于精神科学"意义和理解"的学说,又是从意大利历史学家和哲学家维科"想像科学"的"理解"方法原则那里吸收过来的.二是新康德主义文德尔班和李凯特尔的科学二分法及价值学说的特殊性和个别性观点.文德尔班关于"描述性特征的科学每走一步都要向规范科学借用一般命题作出论证"的思想对韦伯方法论中确立普遍命题的概念"理想类型"的建构产生直接影响.而李凯尔特的"自然科学概念形成的界限"的理论为韦伯"理想类型"的因果分析法及解决社会科学方法论之争提供了哲学和逻辑基础.韦伯方法论的核心原则"价值关联"及"价值中立"是本文讨论的重要内容,尤其是方法论的"价值中立"原则,既有矛盾、虚无,也有其真理性的因素,就此韦伯无法摆脱两难困境."价值中立"原则的提出,在当时思想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对现当代社会科学界的影响也是致深的.韦伯方法论理论也是本文重点涉及的内容.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有其独到之处,其方法论的框架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社会科学普遍适用的核心概念——"理想类型".其二,社会科学家认识"社会行动"的"解释"和"理解"方法.其三,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可能性——"适合的因果多元性".其四,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原则——"价值关联"和"价值中立".其它社会科学方法论范畴都是围绕这四个主要方面展开的.对韦伯方法论理论的了解,对全面准确地理解其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涵是有益的.对韦伯研究,其中还有一重要课题就是韦伯和马克思的比较研究.韦伯被某些西方学者称为"资产阶级的马克思".韦伯与马克思的关系这里值得一提,他与马克思被奉为社会学的现世神明.韦伯与马克思在理论研究上有同有异.对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思想的研究,对于把握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整体脉络以及适应当前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流形势无疑有着深刻意义.重温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著述,不是找出某些现成答案,而是要从中寻找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