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汉是古代广西经济、文化飞跃发展的时期。广西沿江沿海地区发现的汉代考古遗存,为我们研究两汉时期广西沿江沿海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对外交流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料。本文拟将有限的史料记载与日益丰富的考古学遗存相结合,对广西汉代沿江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及其与中原等地、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等问题进行考古学观察。通过引入“经济带”的概念,较系统地复原广西汉代沿江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并探讨广西汉代沿江沿海经济带的形成及广西汉代沿江沿海地区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作用等问题。本文分六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缘由及意义,回顾学界对广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及对从合浦出发的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相关研究,并对文中涉及的相关问题包括时空范围、自然地理环境、概念界定等问题进行说明。第二部分:主要对目前广西沿江沿海地区汉代考古遗存的发现情况进行梳理。第三部分:基于现有的考古实物资料,结合史料分析广西汉代沿江沿海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的发展情况。通过这一部分的论述可知,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技术的引进促使广西汉代沿江沿海地区的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个别地区如合浦、贵港、梧州及兴安等地的汉代农业经济已较早期发达;种类繁多的手工业发展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手工业的生产中心基本都位于距原料产地较近的地方,且多为私营性质;贩运贸易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加速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广西汉代沿江沿海地区与中原等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密切。第四部分:在第三部分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记载,论述广西汉代沿江沿海经济带的形成,并对该经济带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其形成受到自然地理条件和政治因素(包括郡县制的推行、中原汉族的南迁等)的影响,还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以及与中原等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关。第五部分:论述从广西沿海合浦等地出发的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广西沿江沿海地区出土具异域风格的文物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南亚地区出土的汉式文物,分析广西汉代沿江沿海经济带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海外诸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情况,并就广西汉代沿江沿海地区在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中的作用进行探讨。第六部分:结语,总结全文。